-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1.03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师”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3.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4.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对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A. B. C. D.
5.右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的第一条干线铁路顺利通车
6.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
7.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政府发布的一个公告,它最早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中华民国初年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8.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爆发
9.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透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10.右图摘自2008年2月《体育周报》,标题为《37年后再握手》,图中外国人名为蒂姆·博甘,时任美国乒协副主席兼美国队队长。下列关于“37年前的那次握手”表述正确的是
A.意图是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B.为中美两国解决台湾问题打开了大门
C.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首次正式接触
D.打破了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11.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英语(PEP版)上 Unit 2 单元测试题.doc
- 六年级英语pep版上Unit 1How do you go to school 单元测试题.doc
- 六年级英语毕业考试试题.doc
- 六年级英语人教版PEP上 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单元试题.doc
- 六年级英语人教版下Unit 1 How was your holiday? Lesson 5课堂测试.doc
- 人教版六年级毕业测试题1.doc
- 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题.doc
- 小学英语六年级期末试题1.doc
- 新标准英语六年级第七册英语试卷 M1-3.doc
- pep五年级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doc
- 江西省吉水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 上海市虹口区2012届高三4月(二模)质量监控测试英语试题.doc
- 文化辨析题 高考专用.doc
-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理科).doc
- 北京市昌平区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doc
- 北京市东城区2012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数学(文)试题.doc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doc
- 广东连州中学2012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 广东省潮州市2010年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
-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11届高考模拟卷(十五)—化学试题(理科综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