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蚌埠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客观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所有主观题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 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也曾“高陵”,也曾“疑冢”
2009年的最后几天,安阳掘墓于西高穴,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中科院考古所虽称“初步认定”,但并非“最终结论”,仍然激起一片质疑之声。????
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曹操去世前两年就为自己准备了“归宿”:“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三国志》)公元220年,曹操死于洛阳,即葬于此地(魏称高陵,亦称西陵)。几十年后,时任西晋著作郎的陆机,“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他披露了曹操“遗令”的部分内容:“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遗令”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晚唐的李吉甫写道:“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元和郡县志》)进一步标明了操墓的确切位置。????
“高陵”是如何变成“疑冢”的呢?我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干扰。 “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说法见于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其中有:“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八九丘”者,七十二冢也,就是对操墓难以确认的描述和评议。王安石的诗句只是“疑冢说”的滥觞,“曹操疑冢”的说法大约到南宋初期才广为流传。????
“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宋代的士大夫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曾就“正统论”进行过激烈论争。曹魏是正统的观点为司马光所认同,并体现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之中。然而,这一观点在南宋却引起争议。南宋朝廷蜷缩在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的东吴,占领北方大片土地的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如此一来,在舆情上,不仅“帝魏寇蜀”逐渐为“帝蜀寇魏”所取代,而且陈寿笔下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竟然成了篡汉的奸雄,狡诈的奸臣,连带其“高陵”也就成了“疑冢”。南宋时,不仅“疑冢诗”所在多有,“疑冢词”也俯拾即是,如范成大诗云:“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
那么,这“疑冢”又是如何变成“高陵”的呢?西高穴的发掘,不仅迅速认定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疑冢说”只是“民间传说”,而且迅速认定证据不全的西高穴为曹操高陵,而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考古专家,也有政府官员。西高穴墓刚挖开,就有学者预言,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在“疑冢”迅即变为“高陵”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确凿的考古证据,没有看到严谨的科学论证,人们看到的是曹操的高知名度所潜在的经济利益的强大诱因。????
考古总要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找到一些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物、遗迹,来研究和探求古人生活的状态与环境。在这里,需要的是求真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舍此,或屈于意识形态的压力,或魅于经济利益的诱惑,“高陵”乎,“疑冢”乎,也就真假难辨了。
1.作者认为“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以下不属于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3分)
A. 《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曹操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墓葬居于贫瘠之地。
B.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墓地在西门豹祠西原上。
C. 据曹操“遗令”中记载,人们登上铜雀台可以看见其墓地西陵。
D. 《元和郡县志》中明确了曹操墓的确切位置在元和县西三十里的地方。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疑冢说”之所以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在宋代泛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B.宋代的一些士大夫提出并主张“疑冢说”,是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
C.“疑冢说”的兴起,表明人们对历史史实的认定有时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D.宋代之前的人们没有提出“疑冢说”,是因为宋代之前没有产生“正统论”。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安阳掘墓于西高穴,就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其实宣布的这一结论尚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和严谨的科学论证的支撑。
B. 王安石的诗《将次相州》只是“疑冢说”的滥觞,而“疑冢说”和“疑冢词”在南宋的俯拾即是则表明“疑冢说”在南宋的广泛流行。
C. 在南宋,“帝魏寇蜀”的观点取代“帝蜀寇魏”是因为南宋朝廷蜷缩在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东吴,而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
D. 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本来明确的曹操墓成了“疑冢”,又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曹操墓诸多疑冢中的一处成了所谓明确的“高陵”。
二、(3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届高三考前高考热身物理试题.doc
- 大纲数学:45分钟过关检测(训练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解析).doc
- 福州金桥高级中学1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doc
- 河南省内乡高中58届高三化学平衡专项训练[特约].doc
- 历史大象版2011届高三复习练习用题:抗日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doc
- 2011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3月月考(历史)理.doc
- 福建省福州市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地理)扫描版.doc
- 湖南省湘潭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doc
- 江苏省泗阳中学2012届高三实验班巩固练习十六.doc
- 宁夏贺兰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无答案.doc
- 凤塘中学2010-2011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三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doc
- 湖南省长沙市2009届高三四校2月联考(数学文).doc
- 湖南省长沙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doc
- 内蒙古赤峰二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doc
- 山东省新泰第一中学北区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检测(英语).doc
- 宜阳实验中学2011年高考二轮 理综化学7+4(六).doc
- 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之1.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1届高三(上)期末测试(数学理).doc
- 【语文】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字音.doc
- 07-09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演练及分类解析: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doc
最近下载
- 《篮球训练》教学大纲.pdf VIP
- 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新大陆物联网平台操作流程.docx VIP
- Fronius伏能士 TPS 270i C Pulse MIG.MAG电源操作手册.pdf VIP
- 电焊安全技术交底.doc VIP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福建莆田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物联网全栈智能应用实训系统设备接线图V2.0.pdf VIP
- 柔性触摸屏及全贴合生产项目投资计划书.pptx VIP
-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