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电极类型 IPMC 材料的变形规律研究#
罗斌,陈花玲,朱子才,常龙飞**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
5
10
15
20
25
摘要:本文首先制备了不同电极类型的 IPMC 材料,采用四电极测量方法测量了各实验样品
的表面导电率,进而实验研究了表面导电率对加载电压时材料沿长度方向的电势分布的影
响;采取悬臂梁共振的方法测量了 IPMC 的弹性模量;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三次测量了
在不同恒定电压下的电流与位移响应;对各试件三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影响 IPMC 变
形和响应电流的最为重要的两个力电参数为表面电阻率和弹性模量;这两个参数的任意一个
偏大将大大制约材料的变形能力,当两个参数同时较小时材料的变形性能优良。
关键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表面电导率;弹性模量
中图分类号:TB381
Analysis research on deformation law of IPMC with
different electrodes
LUO Bin, CHEN Hualing, ZHU Zicai, CHANG Longfei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Abstract: In this paper,we first measured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of IPMC with different
electrodes based on four-electrode measurement, then designed experiment measured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IPMC drived by constant voltage; measured the
deformations and currents when samples excited by different voltages by random methods;
analysis on the results,discovered surface resistivity and elastic modulus parameters are the most
force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importmant elements influence on deformation and current,one too
large will hinder the deformation ability of this material.
Key words: 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
引言
Surface resistivity ; Elastic modulus
30
35
40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IPMC)是一种离子型电致
动聚合物;该材料是在离子交换膜(聚电解质薄膜)上下表面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各沉积一
层电极而形成的三明治结构。在外界 1-3V 电压驱动下 IPMC 可以产生弯曲变形;相反若施
加机械变形或者载荷,IPMC 电极之间可以产生电势差;所以 IPMC 是一种具有机电换能功
能的新型智能材料[1,2]。相比于其他传统智能材料来讲,IPMC 的突出优点是质量轻、驱动电
压低、弯曲变形大、柔韧性好、反应迅速、且具有传感-作动的双向可逆功能,因此在航天
航空、生物医学、仿生机械等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3-6]。
IPMC 材料表面的电极材料作为 IPMC 材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该材料的致动性能有重
要影响,Mohsen Shahinpoor 等人研究了 IPMC 材料的电极表面导电率对 IPMC 变形的影响,
提出了表面电阻的存在会使得加在电极表面的电场沿着长度方向产生一定的电压梯度,并且
通过在材料表面溅射一层 Ag 和 Cu 金属以提高其表面导电性能,通过表面溅射处理后材料
的变形能力确实得以改善[7]。因此降低表面电阻率以提高 IPMC 变形性能成为研究学者的共
识,在材料制备的过程中大家也以降低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为优化目标。然而 S.Tadokoro 通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201110037)
作者简介:罗斌(1988-),男,硕士,IPMC
通信联系人:陈花玲(1954-),女,教授,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 E-mail: hlchen@mail.xjtu.edu.cn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