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气囊培训 SRS气囊系统的概念及发展  安全气囊的概念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是辅助安全带的一种被动安全防护装置(SRS),是辅助防护系统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的一种装置,因为气囊属于安全装备之一,所以一般都称为“安全气囊”。 SRS气囊系统的功用  SRS气囊系统的发明  SRS气囊系统是美国机械工程师约翰-赫缀克1953年发明的。  约翰-赫缀克发明的SRS气囊系统是纯机械式的SRS气囊系统。  SRS气囊系统的发展  发明于50年代,开发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展于80年代,推广于90年代。  在60年代,三大汽车公司的反应都不积极。航空公司在DC-7型客机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随后日本本田、美国福特与通用等汽车公司开始组织力量改进研究和完善SRS气囊系统。 1971年,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开始引进SRS气囊系统技术进行开发研制和实车应用。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雪弗莱非洲羚羊轿车上安装了SRS气囊系统,并作为1974年所有高级轿车的选装件。  SRS气囊系统的发展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要求从1987年开始逐步采用SRS气囊系统。 1987年,日本起初公司经过16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开发研制成功了当今普遍采用的燃药式SRS气囊系统,同年9月开始作为本田传奇牌轿车的选装件。  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1994年以后出厂的新车必须配装驾驶座安全气囊或自动安全带。  到1994年,FMVSS208法规又修改规定,要求从1997年9月1日起,美国所有客车都必须装备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双SRS气囊系统。 SRS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SRS气囊系统的种类  按其总体结构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SRS安全气囊系统两大类。 按SRS气囊数量可分为单SRS气囊系统、双SRS气囊系统和多SRS气囊系统。  按SRS气囊系统的功用可分为正面和侧面SRS气囊系统两大类。  安全气囊分类: 1.机械式安全气囊:           由检测减速力的配重球、点燃雷管中的点火销以及触发轴、偏位销、偏位弹簧和点火弹簧组成       由检测减速力的配重、点燃雷管中的点火销以及凸轮和扭力弹簧组成 。 机械式安全气囊   安全装置 机械式安全气囊      充气装置和气囊 SRS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SRS气囊系统组成  气囊模组、转向盘本体、时钟弹簧、电子控制装置(ECU)、电线束;  SRS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SRS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 SRS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安全气囊引爆时序 SRS气囊系统的有效范围 在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下,SRS气囊系统不会引爆点火剂,也不给SRS气囊充气 (1)汽车遭受侧面碰撞超过斜前方±30°角时 (2)?汽车遭受横向碰撞时; (3)?汽车遭受后方碰撞时; (4)?汽车发生绕纵向轴线侧翻时; (5)?纵向减速度未达到设定阈值时; (6)汽车正常行驶、正常制动或在路面不平的条件下行驶时;。 另外在13km/h~23km/h之间是碰撞模糊区,SRS气囊系统可启爆也可能不启爆。但13km/h以下的速度气囊必须不能启爆,23km/h以上的速度下气囊必须启爆。   安全气囊触发条件 电子式安全气囊  前气囊传感器: 前气囊传感器包括:外壳、偏心转子、偏心重块、固定点                                    和旋转触点等。  电子式安全气囊  前气囊传感器:工作原理 中央气囊传感器 烟火式安全带张紧装置  BORA安全气囊 乘客侧气囊关闭功能 安全气囊检修时注意事项 (1) 安全气囊检修时注意事项 (2) 安全气囊检修时注意事项 (3) 安全气囊检修时注意事项 (4)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方向盘总成 气囊模块总成 带滑环的复位环 安全气囊控制器(控制单元) 故障警告灯及其线束 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触发条件 安全气囊的检测 用V.A.G1551/1552与诊断接口相连  输入地址码15进入Airbag 功能选择 01:查询控制单元版本号 02:查询故障存储器 05:清除故障记忆 06:结束退出 10:关闭和打开副司机气囊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检查、拆装 戴防护眼镜和保护手套 必须使用原厂备件 只能用V.A.G1551/1552,VAS5051检测 不能修理安全气囊任何组件 妥善保管安全气囊组件 气体发生器采用烟火技术(炸药)向气囊充气。充气器的中心是雷管或引信,其中有含锆的高氯酸钾(ZPP)。 产生爆炸需要三种成分:燃料、氧气和热量。雷管和点火燃料硝酸钾钡(一种反映很快的炸药),为充气器提供必须的热量。燃料由发热剂提供,它含有叠氮化钠和氧化铜。叠氮化钠提供氢气,而氧化铜提供氧气。当充气器内的化学药品要爆炸时,迅速产生大量热和高压氮气。在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