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电子媒介的问世 电话的社会功用 1.有利于社会的组织与控制(注意:科层制管理产生,例如跨国公司,大国元首之间的私密交流) 2.方便了民众的交流,酝酿了民主的潜质(注意:容易产生政治斗争,具有相同思想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谋划) 3.在大众传播中渗透了传播的双向性 4.信息传播的模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社区分布,城市规划,商业模式的变革,服务行业的兴起(注意:由面对面的商业模式逐渐发展成电话商业,例如电话购物,物流行业的兴起;城市扇形模式的发展) 第四讲 电子媒介的问世 补充知识: 1.拉斯维尔的传播三大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文化遗产的继承(即教育功能,应该再加上娱乐功能) 2.电话的社会功能最终落脚在协调上,这种功能是不可取代的,因为每一种媒介都有一个侧重点(比如手机由单一的社交功能,发展成为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建成网络达到一个融合的阶段,产生大众传播) 3.网络的首要功能是社会交往,社会管理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宽容 4.人是生活在文化和社会网络中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研究:咖啡馆喝小酒馆沙龙等公共领域对大众传播与舆论的作用,这里是法国左派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这里是上流社会的集中场所,人们谈论政治宗教社会问题,也谈论文学与艺术。“产生最杰出思想作品的制作室”。之后这种作用逐渐有电话短信替代(注意:当面的激烈讨论与非当面的冷静分析有什么不同?) 5.关于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的问题 第四讲 电子媒介的问世 三、手机新媒体 电话补救性演化过程(保罗来文森) 公共电话/一机带多机/电话录音/无绳电话/来电显示 1980年代发明的手机,可以看作是对电话补救性演化过程的一种延续,不过这种延续导致了革命性的变革(任何事物都有缺点,所以会产生补救) 将交通与人际传播最完美地结合起来 911的例子:对时空最完美的征服(注意:如果我们对此事件幸灾乐祸的话,说明我们是一种狭隘的民族意识,是一种小国寡民的意识,没有树立起全球化的观念) 第四讲 电子媒介的问世 手机是补救者还是看守者? 1.手机将使用者从办公室与家宅中解放出来,但同时使骚扰无处不在(注意:个人空间不断的遭到渗透,少了很多的自由。我国不存在所谓的公共领域,二者无法区分互相渗透) 2.媒介融合:新一代的媒体平台,短信、微博、公民新闻(注意:自媒体人民是表达者,拥有表达权,宜黄事件唐福珍事件都是公民自己拍下来的) 3.无时性传播的出现(注意:在雅典时代参与公共事务;近代少数精英操控传播,现在由于媒体的推动是无处不在的生活方式,权力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不仅是政治新闻节目,其他的节目也具有政治导向化的倾向,让人们远离严肃的政治问题,私人空间与公公共空间融合,混淆了边界。公民新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无时不刻性,新闻强调时效性,用最短的时距发布而现在可以随时传到网上随时更新,不受中宣布的直接控制,让我们在第一时间知晓信息) 第四讲 电子媒介的问世 手机的社会功用 1.进一步方便了人与人的交流(注意:中国短信背后人们社会心理的调查,使用短信发表一些口头上不能说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回避方式,但有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交流观点。例如春节的时候群发短信现象等等) 2.有利于社会的组织与控制 3.社会运动的可能 4.将传播的双向性发挥到了极致 第五讲 影像时代的到来 一、摄影技术与电影的兴起 在摄影技术兴起以后,1871年,理查德·麦多克斯发明了溴化胶镀干处理技术;1888年,乔治·伊斯特曼发明了胶卷。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以后,试图将活动照片连接起来改进他的留声机,以便产生声像结合的效果。到1891年时,爱迪生向美国人放映了第一部电影短片《弗雷特·奥特的喷嚏》。三年内这种电影短片到处推广,并发展成了活动西洋镜。(注意:这让人们意识到了视觉的传播,用具象生动的形式,,其实,任何一个图都是有主观价值取向的;而且,电影的思维方式与印刷媒体明显不同,这是一种整体的反逻辑的思维方式,追求一种仿真式的逻辑,比如艺术家理论大师等人都是没有逻辑的,追求的是感官上的刺激;印刷媒介是一种线性的逻辑的思考式的思维方式) 第五讲 影像时代的到来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邀请了世界上的首批电影观众到巴黎的一家咖啡屋观看包括《火车驶入车站》等在内的一系列电影短片,卢米埃尔兄弟的父亲安东尼亲自向观众们介绍影片的情节。也许是人们完全不能适应这种新鲜事物,当出现火车迎面驶来的镜头时,观众们总是惊叫不已,仿佛火车真的向他们迎面驶来。就在这惊叫声中,电影从此走向千家万户。 随着三色处理技术与维他风技术的逐渐成熟与推广,彩色电影与有声电影在20世纪的20年代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为电影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完善最终划上了句号。(注意:黑白与彩色,无声与有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