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安地处苏北中心腹地,东靠盐城,南连扬州,西接安徽省,北临连云港、徐州和宿迁,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两大经济带之间。淮安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 14.7℃,相对湿度为74~83%,兼具南北气候特征,光热水整体配合较好,土壤肥沃,适合林业资源生长,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市域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8万,现辖涟水、洪泽、金湖、盱眙4县,清河、清浦、楚州、淮阴4区,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淮扬菜之乡、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是一个林业资源丰富、交通优势明显、服务环境优越,适合居住、生活、创业的生态家园和投资宝地。
优势一,交通方便快捷。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是全国承南启北的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定位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以淮安为中心,100公里半径可辐射2000万人,150公里半径可辐射3000万人。
公路:目前境内有京沪、宁连、宁宿徐、徐淮盐、宿淮等五条高速公路交汇,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80公里,密度超过江苏省平均水平。
铁路:通过新长铁路,向北贯通北京、东北地区,向西可连接重庆、四川、陕西等中西部地区,向南可达浙江。宿淮铁路正在建设,还将开工建设淮扬镇铁路、淮宁铁路、淮连铁路等,最终将在淮安形成“米”字型铁路网和南北相通。
水运:淮安河网密布,拥有各类航道73条,里程1486公里,港口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吞吐能力4800万吨,2008年港口吞吐量近3800万吨。现拥有至南京龙潭港、扬州港、江阴港和太仓港四条集装箱运输航线,并可转运上海港。淮安距离“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港口只有100公里,伴随着盐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加快推进,今后1000吨级船舶可从淮安直达连云港,将使淮安的工业制造成本降低8%,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较快地向全国辐射延伸。
航空方面,周边空港密布,距离上海浦东机场420公里、南京禄口机场200公里,正在兴建的淮安4C级标准支线民用机场也将于今年8月正式通航。
随着“公铁水空”并举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淮安综合物流成本将由现在的18.4%降到13%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淮安的区位及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便捷的交通物流条件。
优势二,园区设施较完善,水、电、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数量丰富,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全市现有8个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51.7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03.5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九通一平”,生产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各开发区工业用水、电、蒸汽等供应充足,土地储藏量相对较多,土地转让价格优势明显。全市劳动力总量达211.2万人,且拥有一大批素质较高, 稳定性强,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普通工人工资1000-1200元/月,只相当于发达地区的2/3。全市拥有7所大专院校、19所中等专业学校、18所职业中学,年培养各类人才4万多人,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优势三,有中国最大的速生杨木资源带。淮安市属黄淮和江淮冲积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在7~8之间,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自然环境适宜杨树的生长,生长快,品质好,一般10年左右即可成材,是我市最主要的树种。目前淮安全市杨树面积达1799平方公里,蓄积量达1457万立方,年可砍伐量达100万立方,除了供应本地企业使用外,还输出至苏南、浙江等地并出口日、韩等国。3
1、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发利用。
从蓄积量上看,涟水、淮阴、盱眙、楚州相对较大,分别占全市的25.1%、18.9%、18.6%、14.0%。从种植面积看,盱眙、涟水、淮阴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0.1%、21.43%、15.88%。并且,与涟水、淮阴相邻的灌南、沭阳等县也拥有较丰富的杨树资源。如以淮安市城区为中心的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杨树蓄积量达2237万立方米,占江苏省的近40%。同时我市杨树资源以人工纯林为主,分别占乔木林面积、蓄积的98.39%和98.17%。人工纯林种植区域集中,生产力高,成本低,易于砍伐和运输,有利于降低木材加工业的成本。
2、商品林比例较高。长期以来,淮安市大力推广杨树产业,延伸产业链,将木材加工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商品林建设取得很好成效。全市商品林占林木资源总量的77.53%,能够为发展林木加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3、林龄结构合理。近年来,淮安林木加工业迅猛发展,刺激了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营造力度,实现了商品林的不断更新,幼龄林和中龄林在林木比重中不断增加,目前分别占乔木林总面积、蓄积的94.37%和92.84%,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本地木材加工产业亟待升级。目前淮安有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年产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企业30个,产品以单板、中纤板、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