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Ⅴ第2课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ppt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Ⅴ第2课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环境(湘教版湖南专用).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下列国家中,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 A.土耳其 B.新西兰 C.巴西 D.意大利 C 【解析】 第1题,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的主要是看死亡和受伤人数;突发性最强主要是看该自然灾害过程的长短。 第2题,火山喷发影响范围较小,且其周边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就目前的技术而言,火山喷发并不能准确预报;火山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故②④错误。 第3题,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四个选项中只有巴西位于美洲板块内部,故其受地震灾害影响最小。 (2011·南通市二模)下图为“我国冬春季节干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农作物中,受此次干旱影响最严重的是 ( ) A.甜菜 B.甘蔗 C.冬小麦 D.春小麦 5.本次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冷高压强,海陆间水循环弱 B.气温上升快,水汽蒸发强 C.调出水量多,径流总量少 D.水污染重,可灌溉用水少 C A 6.为减轻旱灾危害,目前可行的措施是( ) A.积极推广生态农业 B.大力推行节水灌溉 C.集中治理水体污染 D.加快兴修农田水利 B 【解析】 第4题,根据旱灾发生的时间和分布的地区,可判断此次旱灾受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冬小麦。 第5题,形成本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少。冷高压势力强,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第6题,旱灾使得灌溉用水匮乏,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很大影响。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是目前可行的措施。 7.(2010·新课标)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答: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选修V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环境 第2课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1 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建模 1.洪涝成因建模 (1)水量过多: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台风的影响; ④水系支流多导致上游来水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⑤人为原因导致上游来水多(如上游植被破坏使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⑥厄尔尼诺现象等。 (2)排水不畅: ①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②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③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④冰坝阻塞(凌汛); ⑤河床抬升,湖泊容积小(往往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如上游破坏植被使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等); ⑥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 (3)从灾害的定义出发需考虑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如人口稠密,经济活动密集等。 2.旱灾成因建模 (1)水的来源:一般来说是降水过少,具体有 ①降水季节、年际变率大; ②(全年/季节)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③水库、水渠等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水利枢纽少。 (2)水的支出:自然原因包括 ①蒸发; ②下渗;人为原因包括: 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④季节性的农业活动; 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 3.热带气旋(台风)形成的基本条件 (1)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持在26℃以上; (2)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水汽; (3)动力条件: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强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不易生成台风。 4.寒潮成因:重点考虑时空分布差异,如距源地远近、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作用等。 5.地震成因:主要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壳活动回答。 6.泥石流、滑坡:(1)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2)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3)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或者春夏季节有大量高山冰雪融水,短时间汇集成巨大的水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nzh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