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隧道科技馆导游词
双语播客,科普之旅,由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监制,Shanghai Daily—上海
日报社制作,今天我们将带你参观上海隧道科技馆。
乘地铁、穿浦江,当你享受隧道给你带来便利的时候,一定会对神奇的隧道遐想连翩:
这深藏在地下和江底的隧道究竟是怎样建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黄浦区中华路 268
号的上海隧道科技馆,共同体验其中的奥妙吧!
上海隧道科技馆布展面积 2155 平方米,展区分布在三、四、五层。我们首先乘电梯来
到的是五楼展区,走进展厅自动门,你便开始了穿越“时光隧道”之旅。两旁的图片展示着
上海隧道建设的进程: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上海打浦路隧道以来,依
次建成了延安东路隧道北线,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以及上海地铁一号线隧道等。
从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自 1996 年建设的延安东路隧道南线开始,搭乘着科技的快车,
上海隧道建设跃上高速迅猛的发展轨道,隧道直径由 10.22 米变宽至 14.87 米,由双车道转
成四车道,由单层转成双层,其中代表就有世界上第一条双层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和
正在建设的上中路隧道。视线顺着逆时针方向看过来,你还可以看到隧道施工前期、施工过
程及投入运行时的不同画面。
如果想对上海的越江隧道、地铁轨道及水隧道有更深入的了解,请看“时光隧道”正前方
的上海隧道布置图。在短短20 年间,南浦、杨浦、徐浦、卢浦大桥,以及延安东路、大连
路、外环隧道、复兴东路、翔殷路相继建成,多达 10 处,共 54 条越江车道。到 2010 年,
上海越江通道有望达到 17 处,车道总数达到 94 条。
穿过隧道,请跟我们一起左转进入阳光走廊。走廊左侧有四种盾构模型。盾构是隧道掘
进机的一种,前面带有“刀片”的钻头不停地切割岩石和土层,像“土行孙”一样向前打洞,
同时钻头前的岩石、土壤收集装置又像一张永远吃不饱的大嘴巴,不停地将掘进过程中产生
的渣土吞下,然后通过传送装置将渣土传送到地面上,装上运渣车运走。右侧的玻璃展柜中
陈列着隧道建设发展过程中用来防止渗漏的一些实物。
站在走廊中,透过落地窗向外望去,是一个天台,一端有一浮雕展示隧道施工过程中工
人施工的情况,另一端则是管片实物模型。
当你想驻足天台小憩片刻时,让我向你透露些下一段旅程的亮点。从阳光走廊右侧的一
扇门进去,是不是感觉置身于隧道中?没错!这儿以 1:1 的比例真实再现了世界上第一条
双向双层双管的越江隧道——复兴东路越江隧道。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上层隧道——小型车的专
用车道。隧道内有较好的安全报警系统,如果发生火灾,你头顶的白色感温光缆会立即感应
到并向中控室报警,双侧的喷淋管立刻启动自动喷淋,每隔 60 米的紧急疏散安全门则指引
你赶快撤离。
参观完复兴东路隧道上层,别急着参观下层。请先跟随我们一起穿过电子感应门来到通
向四楼的楼梯间,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看看其中的奥秘。这里架着个 1:1 盾构演示模型,
宛如一个超大齿轮。齿轮中间一圈红色的称为管片拼装机,内圈层的红色圆柱体是为拼装机
提供动力的马达,中间白色圆柱体就是检修人员专门的通道,俗称“太阳门”。红色拼装机外
环由一个个白色圆柱体组成了千斤顶。待刀盘向前掘进打好洞,千斤顶就上场了,在拼装机
的协助下,管片拼装到相应位置,再靠人工用螺栓固定住。一组管片拼装完就成了一个环,
许多个圆环连在一起就成为一条隧道。复兴东路隧道全长 2785 米,足足有 1620 环呢。
走下楼梯,眼前出现复兴东路隧道的下层,这是大型车的专用车道。在下层隧道工作面
可以看到盾构操纵室,工程技术人员就是在里面操纵盾构不断前进的。前面是一台电机车,
用来运输管片这类设备和材料的。
休息一下,让我们走进四楼隧道施工技术展厅。
厅中主要向我们展示了各种隧道工法模型,有像双筒望远镜般的双圆隧道工法模型,它
一次推进可同时建造两条隧道,既节省时间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上海轨道交通
M8 线黄兴公园——开鲁路站区间隧道建设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相信你不久就有机会乘轨道
交通穿越在双圆隧道间。还有泥水平衡盾构工法模型,所谓泥水平衡就是刀盘切削下来的土
砂以泥水形式被输送到地面。属于软土地质的上海特别适用这种盾构法,以此建成的隧道有
延安东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和翔殷路隧道等。这里还有沉管隧道工法模型,沉管法是预先在
岸上制作管段,然后用驳船拖至黄浦江,再将火柴盒般的管段一段一段沉放到江底,其中的
典型代表是亚洲第一大沉管隧道——上
初级会计持证人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