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球虫为细胞内寄生虫,通常寄生于肠道上皮细胞,有的种类寄生于胆管或肾脏上皮细胞内。 球虫对宿主和寄生部位有严格的选择性,即各种动物都有其专性寄生的球虫,而不能相互感染,且各种球虫只能在宿主的一定部位发育。 在兽医学上,重要的有两个属,即艾美耳属(Eimeria)和等孢属(Isospora)。 致病作用: 机械作用: 裂殖体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时,破坏肠粘膜,引起肠管发炎和上皮细胞崩解,使消化机能发生障碍,营养物质不能吸收。由于肠壁的炎性变化和血管的破裂,大量体液和血液流入肠腔内(如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出血),导致病鸡消瘦,贫血和下痢。 致病作用: 毒素作用: 崩解的上皮细胞变为有毒物质,蓄积在肠管中不能迅速排出,使机体发生自体中毒,临床上出现精神不振,足和翅轻瘫和昏迷等现象。 继发感染: 受损伤的肠粘膜是病菌和肠内有毒物质侵入机体的门户。 症状: 急性型病程约数天至2~3周。 病初精神不好,羽毛耸立,头卷缩,呆立一隅,食欲减少,泄殖孔周围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所污染、粘连。 以后由于肠上皮的大量破坏和机体中毒的加剧,病鸡出现共济失调,翅膀轻瘫,渴欲增加,食欲废绝,嗉囊内充满液体,粘膜与鸡冠苍白,迅速消瘦。 粪呈水样或带血。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球虫病,开始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完全变为血便。末期发生痉挛和昏迷,不久即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100%。 * 泰勒虫病 泰勒虫病是指由泰勒科泰勒属(Theileria)的各种原虫寄生于牛羊和其它野生动物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我国共发现两种泰勒虫: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以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主要临床特征。 环形泰勒虫形态 有圆环形、杆形、卵圆形、梨籽形、逗点形、圆点形、十字形、三叶形等各种形状。其中以圆环形和卵圆形为主,占总数的70~80%,染虫率达高峰时,所占比例最高,上升期和带虫期所占比例较低。 寄生于经细胞内的牛环型泰勒虫 环形泰勒虫裂殖体形态 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所形成的多核虫体为裂殖体(或称石榴体,或柯赫氏蓝体 Koch’s blue bodies)。 呈圆形、椭圆形或肾形,位于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胞浆内或散在于细胞外。用姬氏法染色,虫体胞浆呈淡蓝色,其中包含许多红紫色颗粒状的核。 环形泰勒虫裂殖体 牛环形泰勒虫的石榴体 瑟氏泰勒虫形态 红细胞内的瑟氏泰勒虫 具有多型性,有杆形、梨籽形、圆环形、卵圆形、逗点形、圆点形、十字形和三叶形等各种形状。它与环形泰勒虫的主要区别点为各种形态中以杆形和梨籽形为主,占67~90%;但随着病程不同这两种形态的虫体比例有变化。 生活史 流行病学: 1、传播者 :环形泰勒虫——残缘璃眼蜱(二宿主蜱) 瑟氏泰勒虫——长角血蜱和青海血蜱 (三宿主蜱) 2、传播方式——期间传播 流行病学: 3、 发病季节: 环形泰勒虫病在我国内蒙和西北主要发生于6~8月份。 瑟氏泰勒虫病主要发生于5~10月份, 6~7月份为发病高峰。 4、 饲养方式对本病发生的影响: 残缘璃眼蜱主要在牛圈内生活,因此,本病主要在舍饲条件下发生。 长角血蜱生活于山野或农区,因此,瑟氏泰勒虫病主要在放牧条件下发生。 流行病学: 5、发病年龄:在流行地区,1~3岁牛发病者多,患过本病的牛成为带虫者,不再发病,带虫免疫可达2.5~6年。 6、发病特点:当地牛一般发病较轻,有时红细胞染虫率虽达7~15%,亦无明显症状,且可耐过自愈。外地牛、纯种牛和改良杂种牛则反应敏感,即使红细胞染虫率很低(2%~3%),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症状: 发热 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型 , 4~10天内维持在41℃上下 。 出血 眼结膜初充血肿胀,流出多量浆液性眼泪,以后贫血黄染,布满绿豆大溢血斑。可视粘膜及尾根、肛门周围、阴囊等薄的皮肤上出现粟粒乃至扁豆大的、深红色、结节状(略高出皮肤)的溢血斑点。 环形泰勒虫病:多呈急性经过,潜伏期14~20天,大部分病牛经3~20天趋于死亡。 症状: 体表淋巴肿胀 为本病特征,大多数病牛一侧肩前或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初为硬肿,有痛感,后渐变软,常不易推动 。 消瘦,贫血 病牛迅速消瘦,血液稀薄,红细胞减少至200~300万/mm3,血红蛋白降至30~20%。 其它症状:病初和重病牛有时可见肩肌或肘肌震颤。中后期病牛喜啃土或其它异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