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猪生态养殖产业化可行性建议书.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申报县基本情况 申报县名称 GDP(亿元) 13 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056 产业结构比例 (%) 48:15:37 人均可支配财力 (万元) 0.25 人口数 (万人) 总人口数 3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702 其中: 农业人口 30 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元/人) 13327 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例(%) 10% 一、县情况承担科技科技项目情况科技管理机构设置及其工作基础一大支柱产业,种植烤烟带来的经济收入(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2007年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99万亩,完成烟叶收购4.3万担,实现产值2293.9万元,完成烟叶税504.7万元。2008年抓住烤烟收购价格调整机遇,积极扩大烤烟种植规模,种烟农民户均收入15515元,比上年增收4474元。2009年完成烟叶收购3.65万担,实现烟税收入605万元,烟农户均收入1.78万元。 项目立项的中共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苗族布依族自治—麻山地区,该县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3.6%,同时,还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人口占78.4%。当地农民收入低,困难户多,与其它地方相比,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处于较贫困的状态。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但是,紫云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只有2701.5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省、地区的相关扶贫战略与精神。 项目实施是我省实施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的具体落实 紫云县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在省委、省政府和安顺地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农业厅和科技厅等单位的帮助下,通过多年的实施和努力,建立了宗地花猪生产饲养管理技术、繁殖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等;宗地花猪肉质鲜嫩香醇、浓郁、营养丰富,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贵阳市已有专卖店,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紫云县有丰富的天然牧草资源和良好的牧草种植条件,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宗地花猪生态养殖的畜禽喜食青绿饲料,紫云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特色生态养殖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特别是饲草)。因此,发展特色生态养殖,紫云县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该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缩短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贫富差距,促进紫云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符合我省特色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实际,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本项目通过对紫云县特色生态养殖进行示范与推广,将开展适合于宗地花猪生态养殖的优质牧草种植、储存和加工技术的培训与示范,宗地花猪养殖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措施、网络技术服务及销售平台的建设,为紫云县生产优质的猪肉产品,有效提高紫云县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解决紫云县农民的贫困问题,建立良好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为我省贫困地区脱贫,提供全面的技术借鉴和技术支撑。贵州省为喀斯特地形,项目实施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条件在全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该项目有较好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项目立项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的需要 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区中面积最大(占全省总面积的63%)、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生态环境最复杂的地区。贵州喀斯特地区与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区)部分地区连接成中国西南岩溶山区,是全球3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碳酸盐岩地区表层水分含量低,土壤贫瘠,植被顺向演替速度慢,这里居住着1亿多人口,且以农业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极为严重,很多地区的石漠化面积已接近或超过所在地区总面积的10%。目前,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仍在快速发展,我省每年新增石漠化面积933km2,人均耕地少、生态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差,石漠化的快速扩展直接威胁了我省岩溶山区人民的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使这些地区成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项目是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经济效益高适合广大小型农户和程度规模农户属于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于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产业支撑。结合农村实际,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仍沿袭小规模种粮的温饱农业无法增收,而小规模却一定能增收。本项目是发展畜牧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是的需要 项目是需要 —麻山地区。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起,麻山所处的西江上游就属于“羁魔地带”。元朝时,麻山地区东面有“八番”布依族各土司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