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 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FC 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 编 制 说 明 一 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广技监字[2000]294 号文“国家广电总局 2000 年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下达,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标准化规划研究所、国家广 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公司等 共同承担。 考虑到本标准影响面广,涉及传输运营网和有关开发生产部门,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企业 和使用部门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本标准的研究制定吸收了较多单位参与。参加本标准 起草的单位还有:青岛有线电视台、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上海广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傲龙宽频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有限公司、香港电讯盈科公 司、深圳迪科信息技术公司、广东环网公司、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二 编制依据和编制过程 2000 年 11 月 13 日,全国广电标委会秘书长、总局标准化规划研究所所长高少君教授 在深圳组织召开了起草小组成立会议,会议推举北京有线电视台金国钧教授担任起草小组组 长,并制定了本标准的编制计划,本标准起草工作正式启动。本标准编制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全面研究分析国际现行标准和技术,进行实验室仿真试验和应用环境测试 本标准起草小组首先全面研究分析了国际现行标准和技术,提出了“HFC数据接入国际 标准分析报告”和“EuroDocsis与EuroModem技术分析与比较”两份研究报告。在对HFC数据 接入应用技术广泛研究的基础上,部分专家还提出与现行标准使用技术不同的“码分多址HFC 宽带接入网络MAC层协议规范”供小组讨论。根据技术分析报告,起草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了 系统实验室仿真试验。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本标准应用的电磁环境情况和上行信道的频谱利用率,起草小组成 员单位成都康特公司还组织完成了成都地区电磁环境测试分析报告。 经过上述的理论分析、环境测试和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并且考虑到现行国际标准的发展 及其对我国有线电视HFC网络升级改造的适应性、本标准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等,起草小 组提出了初步的标准起草意见,即参照ITU-T J.112建议书附录B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Interactive Cable Television Services,Annex B: Data-over-cable radio frequency interface 1.0)提出标准草案,而后该建议书由美国CableLabs实验室升级为DOCSIS 1.1 1 版本,且扩展了EuroDOCSIS 1.1。根据EuroDOCSIS规范的研究进展,起草小组决定参照 EuroDOCSIS 1.1版本I07 (文件号:rfi_v1.1_I07-010829)起草本标准。 2、研究开发符合标准草案的设备并进行大规模网上试验 在确定了本标准草案之后,华为、上广电、深圳傲龙、成都康特、广东环网等企业积极 投入产品研发,在国际上尚无系统产品的情况下,率先完成了CMTS 和CM 的研制。 2001 年3 月24 日,本标准起草小组在北京召开了试验工作会议,成立由部分起草小组 成员构成的试验小组。根据本标准试验的需要,选择深圳蛇口有线电视网络作为试验网络。 试验小组起草了详细的试验实施方案,华为、上广电、深圳傲龙提供了多台符合本标准草案 的CMTS 和CM 样机用于试验。 蛇口网络采用星-树型网络分配结构,每个光节点下带有800~ 1500 个双向接口。试验小 组对蛇口试验网络进行下行通道和网络上行性能的测试,确认该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指标 当时在国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试验分别采用华为、美国Arris 公司的CMTS 和深圳傲龙、 上广电公司的CM 设备,确保了试验的公正性和本标准的互操作性。 试验结果表明: ● 本标准草案的射频频谱结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 GY/T 106-1999 的规定,符合本标 准草案的双向数据传输不影响现有HFC 网上的业务; ● 在一个光节点所带用户规模约1500 户、CM 接入约15%的情况下,系统全天可保持 下行64QAM、上行16QAM/QPSK (5 种符号率)的数据通信(上行25MHz 以上可实现 16QAM 传输),白天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