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 胡同文化
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同(tònɡ) 惊闺(ɡuī) 安土重迁(chónɡ)
B.伺候(sì) 挪窝(nuó) 安分守己(fèn)
C.街坊(fɑnɡ) 烦躁(cào) 怅望低徊(chànɡ)
D.房檩(lǐn) 半截(jié) 胡同之没(mò)
答案:D
解析:A项,“重”应读“zhònɡ”;B项,“伺”应读“cì”;C项,“躁”应读“zào”。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虚词是( )
(1)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巴胡同,__________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巴。[来源:]__________是卖羊肉的。
(3)住在胡同里的居民__________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4)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__________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A.想必 大都 大概 也许 B.大概 也许 想必 大概
C.大概 想必 大都 也许 D.也许 大概 想必 大都
答案:C
解析:“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想必”,表示偏于肯定的推断;“大都”,大多,表示约数;“也许”,表示不很肯定。
3.选出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来源:ZXXK][来源:Zxxk.Com][来源:ZXXK]
安土重迁(难)
B.席卷(像席子一样) 逆来顺受(迎着)
C.凭吊(慰问) 策源地(策动)
D.顺民(安顺) 怅惘低徊(失意,不痛快)[来源:Z.xx.k.Com]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8.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桩、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9.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情绪”和“伤感”之情,可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答案: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10.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意在提示人们: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11.这三段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对昔日胡同生活的无限留恋。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的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12.本文的语言精练且有京味,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充分地表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分析。
(1)虾米皮熬白菜,嘿![来源:学|科|网][来源:Z_xx_k.Com][来源:学|科|网Z|X|X|K] 北京的四合院历史十分悠久,是一种传统的而且建筑形式比较成熟的住宅。在高楼四起的北京,它仍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四合院,顾名思义是四面围起的院落。现在大多数的四合院已经很残破,里面的结构也因为居民多年改造而失去本来面目。但是只要我们多观察几个院落仍可发现四合院比较显著的特点和独特的建筑形式。[来源:学。科。网Z。X。X。K] 四合院是一种封闭的住宅,房屋基本是对称建造的。这样的居处,能给人安定、平稳的舒适感,它的砖瓦、门窗等,到处都有中国汉民族的特色。
最常见的四合院有三进院落,整个布置在一条轴线上。它的院墙一般是灰色的,也有白墙黑瓦的。开门的一面墙上均匀地开一排窗,墙头有脊瓦,很明显,墙的另一面就是一排住屋。门开在东边的一侧,它几乎可说是整个院子最鲜明、最讲究的地方。大多数门漆为朱红色,一般是两扇,门前有阶台来抬高门基,这样下雨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