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ppt

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社会主义的 理论与实践 一、总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三、苏联、东欧以及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今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 论 人类的大同理想 西方人的大同理想 中国人的大同理想 西方人的大同理想 1516年出版的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写的 《乌托邦》和1602年出版的意大利人托马斯.康帕内拉写的《太阳城》。 3、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诞生的以摩来里和马布里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4、19世纪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的空想社会主义 5、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 6、列宁、斯大林的苏维埃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瑞典社会民主工党(简称“瑞典社民党”),高扬着以平等与福利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旗帜,执政六十余年,提倡平等、福利、合作。瑞典社民党领导人汉森曾说过,社会主义旨在福利,福利是社会主义的象征,并由此成就了瑞典模式。 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曾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杰坦福兹做过民意调查,结果只有一个55岁的农民对制度表示了不满。 中国人的大同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苦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而不闭。是谓大同。” 宋代的朱熹把《礼记》收入《四书》,从而使其正式成为儒学经典。在中国这样一个儒教社会里,大同理想和平均主义思想一直是核心思想,它不但是统治者用来缓解矛盾和稳定社会的调节器,也是普通百姓的价值观基础。 从陶渊明的世外仙境“桃花园”,到李汝珍的海外“君子园”;从恢复井田制的构想,到农民起义中“均田免粮”的呼声,再到江湖好汉们的“大碗饮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生信条,都无不与大同理想密切相关。平均主义也是道家的追求。 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反平均主义的思想。那就是墨家学说。墨家第一次深刻的意识到,求富贵是人性的共同点,主张以物质功利为调节杠杆,来控制社会机构的运作。它认为必须以富贵的流变来替代地位的僵硬,才能达致赏贤以网罗人才的目的。 在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中,平均主义理想再一次得到更为系统而详尽的阐释。令洪秀全和太平军羡慕和向往的,是那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绝对平均主义社会。 这一平等观最大的弊端就是淘汰精英、践踏优秀。如果完全不考虑结果的平等,那么,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人是不是就活该被淘汰出局、失业流浪、从此无人过问、直至生活无着、饿死或冻死街头呢? 现代社会靠什么机制既保障社会贫富悬殊不至过大,又能保障源源不断的人的进取心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一套是竞争机制。 另一套是社会保障机制。 在毛泽东身上,典型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民族心态。他之所以发自内心地接受和拥护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学说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和对普通民众的同情打动了他;他之所以热切地憧憬马克思所描绘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未来美好社会,是因为谙熟中国历史文化的他,本能地把这个目标同他心目中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联系起来。 思考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历史贡献和局限性。P21—38 一、马克思、恩格斯 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两个必然理论在现时代所遭遇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理论之所以是必然的,原因是: 其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规律。 其二,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可依靠力量,即无产阶级。 其三,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现实途径,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两个必然理论的质疑: 首先,历史没有规律。 其次,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在不断地消失。 再次,暴力革命的可能也已经没有了。 思考题: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P44—53 社会实践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条件、理论条件 从社会实践看,机器大生产一方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有可能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考察世界各国的历史,从中找到历史的重复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提出了资本主义该往那里去的时代课题。 从阶级条件看,十九世纪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它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从自然科学条件看:十九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从理论条件看,德国古典哲学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