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大断面隧道分部开挖施工技术
)
摘 要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大断面隧道将成为高速铁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施工技术方面对哈大客运专线笔架山隧道CRD法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对以后同类型的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断面隧道 CRD法 施工技术
扩大断面隧道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
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由于铁路等级的提高和交通量的剧增,包括大断面在内的各类铁路隧道数量会进一步增加。
目前,国内大力发展的客运专线铁路基本上都是一次建成双线,同时考虑工程技术作业空间、内部配件空间、安全空间、救援通道以及考虑空气动力学的影响所需,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设计内净空面积达到100m2以上。哈大客运专线设计时速达350Km/h,隧道最大开挖面积205m2,隧道断面内轮廓净面积134.66m2,开挖工序比较繁琐,施工难度较高。目前在国内,如此大断面的双线铁路隧道开挖施工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外也很少有类似的经验可作参考(各国高速铁路隧道净空面积见下表所示)。
国 家 线 别 运营速度(km/h) 断面积(m2) 日 本 新干线 240~300 61~64
法 国 大西洋线 300 71 北方线、东南延伸线 300 100 地中海线 350 100
德 国 汉诺威~维尔茨堡
曼海姆~斯图加特
汉诺威~柏林
250
82 科隆~法兰克福 300 92 西班牙 马德里~塞维利亚 270 75 韩 国 汉城~釜山 350 107 中国台湾 台北~高雄 350 90 本文对客运专线大断面浅埋隧道开挖技术做系统研究,以供同仁们共同商榷和探讨。
工程概况
笔架山隧道位于普兰店湾北一公里处,隧道进口里程DK67+255,出口里程DK67+600,隧道全长345m;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进口至DK67+450为16‰的上坡,DK67+450至出口为3‰的上坡,隧道最大埋深约31m。
笔架山隧道地层岩性:隧道分布古界蓟县系泥岩、砂岩,局部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细角砾土。地质构造:依据区域地质资料,笔架山隧道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钓鱼台-邓屯-李店构造带上,根据物探资料分析隧道区中部为一褶皱,其北翼岩芯极其破碎。
笔架山隧道开挖-CRD法施工
笔架山隧道开挖采用CRD法施工,CRD法源于日本,是中壁法和台阶法的综合,一般用于Ⅳ级围岩,为了更好的控制围岩变形时采用;同时由于本隧道为满足运梁车通过且为浅埋偏压隧道,故采用此方法施工。
施工初期按照原设计进行施工,但是施工进度较慢,主要原因是该隧道属于山岭隧道,开挖需要爆破作业,使得整个施工环节属于单工序作业。由此造成大量的人员、机械、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按照全断面进行计算平均每月最多进尺30m,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实际施工过程对开挖、支护体系转换等工序进行了优化。
1.原设计施工情况
隧道围岩级别为Ⅲ、Ⅳ级,全部采用Ⅳ级支护方式。全隧道为浅埋隧道,暗挖段全部采用交叉中隔壁(CRD)法施工, CRD主要施工方法是将隧道分成四个小断面洞室施工,同侧上下部施工间距不宜大于8m,同一层左右部施工间距不宜大于15m,每部开挖后及时施作临时仰拱和初期支护,使分部支护成环,开挖采用弱爆破设计,隧道洞身二次衬砌均在初期支护收敛变形趋于稳定后施作 (原设计情况如下图所示)。
2.实际开挖施工情况
实际施工过程经过组织三次相关方对优化方案进行论证,初步将笔架山隧道CRD施工工法进行部分优化,最终确立CRD施工优化方案如下:
(1)中隔壁改为竖撑,通过钢型进行连接,取消喷射混凝土。临时仰拱改为水平支撑,取消喷射混凝土。
(2)②、④部开挖初期支护采取分步开挖,当开挖②部时在④部拉槽打坡道保证①、③部施工进度。
(3)仰拱施作按照先拆除不超过2.0m范围内临时支撑,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继续拆下一段不超过2.0m的临时支护。待支护封闭达到6.0m后应立即施作衬砌仰拱砼。为保证开挖仰拱时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在原设计原则上每脚增设2根锁脚锚管。
(4)观测收敛稳定后,拆除6~8米中隔壁底节单元,分2~3次拆完,拆除过程及时观测,完成后施作仰拱砼。
(5) 隧底填充砼施作完成后,根据量测结果确定是否拆除剩余的临时支撑。
(6)为保证安全,拆除底节临时支撑前应检查每个连接部位及钢架纵向连接情况。
实际施工情况
3.优化后施工工序注意事项:
(1)为保证上部爆破作业时,钻孔台架安全,其最短施工距离控制为20m,并作为机械装碴平台。装碴、运输机械进出导洞长度20m(坡度19%),台阶长度共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