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新时期文学思潮与运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景》直面当下丑陋生存环境与畸变人性,以冷漠的语言叙述方式,在世俗写实的方式中展现出社会最丑陋最阴暗的一角。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祖父在父亲的心中》、《行云流水》、《一唱三叹》等,主要写当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困窘,在冷静、细致的叙述中,仍有着沉重、无奈的情绪。 (3)刘恒 著有《狗日的粮食》、《白涡》、《伏羲伏羲》、《虚构》等作品。其作品大多注重对人的基本生存欲望的关注,强调人的生理因素对人物命运的支配,在对人之困境的逼视中弥漫着浓郁的生命悲剧意识。 《狗日的粮食》表现了“食”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当代中国农民的极度匮乏的物质生存状况。《伏羲伏羲》的基本情节是一个通奸和乱伦的故事。 《狗日的粮食》和《伏羲伏羲》分别从食色两个方面,探讨了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人的本能遭遇怎样的异化与冲击。 (4)刘震云 著有《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官场》、《官人》等作品。刘震云着眼于被“体制”或日常生活所挤压的普通人压抑自我、泯灭个性的过程,他以冷峻的叙事笔调揭示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如何以它巨大的腐蚀性和消解力介入并规范每个普通人的私人生活。其冷峻和反讽相结合的叙事态度,折射出作家还保留着若干传统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一地鸡毛》和《单位》是“新写实”的经典文本。小说中的小林夫妇曾经是一对不谙世事、单纯的大学生,自从他们走出浪漫的校园进入工作、家庭之后,日常生活显示出巨大的侵蚀能力,理想主义的光芒相形之下不堪一击。单位里阴暗、琐碎的人际关系、老家来人、与保姆吵架、孩子入托、老婆调动……这些琐碎的生活碎片彻底改变了小林夫妇的一切。 3.新写实小说的主要创作特点: (1)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态的感觉; (2)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主义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 (3)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情感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的叙述等。 四、刘醒龙、谈歌等的“新现实主义小说” 1994年前后,新写实小说逐渐淡出文坛,继之出现的有影响的小说现象是表现出对现实问题高度关注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刘醒龙的《分享艰难》,谈歌的《大厂》,关仁山的《大雪无乡》、《九月还乡》,何申的《年前年后》,李佩甫的《学习微笑》等。 “现实主义冲击波”以冷峻客观的写实手法描写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困境与矛盾,以顺时序的叙事结构叙写底层社会的人生故事,以平朴自然的生动语言描述普通人的日常俗事,代表了20世纪末小说的一种世俗化流向。 刘醒龙的创作大多以乡村生活为题材,在写乡村社会的困境中,揭示出现实的矛盾与弊端:《黄昏放牛》以老劳模胡长生回乡务农的尴尬境遇,揭示了农民们的艰难处境。《挑担茶叶上北京》中镇领导不顾寒冬腊月茶树动不得的禁忌,派下任务要村里下雪时采摘冬茶,揭露了官场的腐败作风。 刘醒龙的《分享艰难》描写西河镇书记孔太平,为了“经济上去了就是一好百好”,从而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百般姑息纵容“占全镇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的养殖场场长洪塔山,还让他当上县人大代表,因为洪塔山是镇里的经济能人,一旦倒台镇里的经济就会垮掉。 谈歌的《大厂》以写实的笔触写出了红旗厂的窘困处境,叙写厂长吕建国如何寻找门路弄出被抓的客户,要回了被偷的小轿车,平息了厂里的种种事端,使这个大厂暂时熬过大关。 何申《年前年后》以主人公李徳林为调回县城所做的种种努力为主要事件,虽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阴暗,也描写了李徳林为偏僻的五家乡脱贫致富所作的努力。 小说以生动的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生活化的语言,展现出何申小说引人入胜、生动厚实的特点。 第四节 历史反思中的“知青小说” 一、知青文学的概况 作者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小说的作家有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李锐、肖复兴、史铁生、张炜、韩少功、竹林等。 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他们的青春、信念的被埋葬,心灵的受扭曲的过程。 除了少数知青文学与当时的政治构成反思性的紧张关系外,大多数的知青文学采用一种回忆性的叙事。 二、代表作赏析 1.最早而有影响的知青小说当推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1979)。小说讲述一对男女知青在艰难岁月相互吸引到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小紫色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