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催化生成对苯二甲酸微生物协同作用的代谢途径分析.pdfVIP

生物催化生成对苯二甲酸微生物协同作用的代谢途径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卷 分析化学(FENXIHUAXUE)研究报告 第8期 Chinese of 1024~1028 2008年8月 JournalAnalyticalChemistry 生物催化生成对苯二甲酸微生物协同作用的代谢途径分析 桑萍12田晶“,2 高鹏2 许国旺2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116034) 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大连116023) 摘要建立了对苯二甲酸、对甲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醇、对甲基苯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 moi/L HypersilSAX阴离子交换柱,流动相为2.5 NH4H2P04(含10%乙腈),pH4.32,流速0.8mL/min,柱温 min内得到很好地分离,回收率符合测定要求。 30℃。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在此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在7 运用本方法测定了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催化生成对苯二甲酸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中 主要代谢物含量。同时,采用GC—MS方法检测了有机酸、氨基酸、糖及长链脂肪酸等胞内代谢物,结合HPLC 和GC.MS检测结果,分析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协同作用催化对二甲苯生成对苯二甲酸 的代谢途径。 关键词对苯二甲酸,高效液相色谱,生物催化,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引 言 对苯二甲酸(PT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化学纤维、高分子等生产过程中,全球 需求量很大【lJ。其传统生产方式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该方法消耗能源巨大、对反应设备要求苛刻、原 料消耗和水资源消耗较高、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扩散较大呤’3J。生物催化技术采用酶来催化化学过程,是 实现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技术。它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高、环境 单加氧酶及二甲苯氧化酶来催化PX¨l12】。本实验采用生物催化转化法生产PTA,已从土壤中筛选到 能够利用Px生成m的菌株,经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混合株¨引。进一步 明确该两株菌催化PX合成PTA的作用机理和相关代谢途径,为开展生物催化转化法生产PTA的研究 奠定基础。 在生物催化PX生成PTA过程中,主要代谢产物有对甲基苯甲醇(P—MBA)、对甲基苯甲醛 针对这4种代谢物的特点,建立了一种采用强阴离子柱的HPLC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分离和定量 微生物催化转化PX生成PTA过程中4种主要代谢产物。结合GC—MS对胞内代谢物的鉴定,分析了嗜 麦芽窄食单胞菌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协同作用催化PX生成PTA的代谢途径。 2 实验部分 2.1仪器和试剂 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Waters2487紫外检测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 造有限公司);ZHJH一1112垂直流超净工作台(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舒美KQI18超声波清 2007—1 l·19收稿;2008-03-20接受 ·E-mail:jingtian0306@hotmail.corn 万方数据 第8期 桑萍等:生物催化生成对苯二甲酸微生物协同作用的代谢途径分析 1025 洗器(昆山市超声电子有限公司);AE100电子天平(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BiofugeStratos高 速冷冻离心机(德国Kendro公司);FREEZONE QP2010(日本岛津公司)。 谱纯);NH。H:PO。(沈阳联邦公司,分析纯);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tesws据roni),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实验用水为Milli—Q高纯水。 2.2培养基的制备 5 细菌培养基(LB营养肉汤培养基):NaClg/L,牛肉膏5g/L,蛋白胨10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