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钟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④与选官制度相关 随着九品中正制的逐渐确立,做官的必须是门阀世族中人,学习经学在政治上已经失去意义,学术研究遭到打击。 隋时的李士谦说“佛,日也;道,月也;儒,星也”,(见《隋书》卷七十七《李士谦传》)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隋朝的儒学家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这句话说明了三教高低,以示崇佛。 隋朝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李白)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 【探究】从东汉以后,儒学面临挑战,却没有失去正统地位的原因是什么?宋明时期儒学是如何发展的?从儒学发展经历中你有何启示。 原因:①儒学与政权相结合; ②统治者的政策; ③儒学家对儒学本身的改造。 发展: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 启示:①任何一种统治思想的存在,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 ②时代和社会发生变化,统治思想也应该及时调整; ③危机的出现恰恰是发展的新起点。 宋明理学 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宋代儒士释经,大都不顾旧有传注,融合了佛道思想,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即人的本性及其根源),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因此被称为“性命义理之学”,简称“理学”。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 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三教”条:“孛术鲁翀子翚公在翰林时,进讲罢,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上曰:‘若然,则儒贱耶?’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于世,其可一日阙哉!’上大悦”。 这里,君臣达成了三教中儒家对统治最实用的共识。三教的重心何在已经很清楚了。 (2011年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考点】唐宋儒家思想的发展——“三教合一”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B项在西汉末年,C项是唐朝与时间限制“唐宋”不符,D 项“写实”与题干“故事本身是虚构”矛盾。材料“虎溪三笑”反映的是儒、道、佛的融合,唐 宋诗歌、绘画作品说明“三教合一”趋势,故选择A项。 【答案】A (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9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复习:儒家思想的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发展成熟?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儒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挑战 (1)原因: ①佛教盛行; 原因: 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 动荡和战乱时代,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佛教本身具有欺骗性,宣扬来生幸福; 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 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 危害: 消磨人民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 耗费财物; 占田夺人,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与政府争夺劳动力。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理论相对于佛道的落后。 《汉书●艺文志》云:“后世经传……而务碎义,便辞巧说, 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终以自蔽,此 学者之大患也。” 《后汉书●张衡传》曰:“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 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 一是空守章句师说,以至于繁琐迂阔,走向僵化。 一是与阴阳五行灾异谶纬之学结合,援引一些自然 现象证明事件,以至于荒诞至极。 (2)结果: 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①充实、丰富了自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