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白话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证义 第一章 3 第二章:6 第三章 8 第四章 10 第五章 11 第六章 12 第七章 13 第八章 14 第九章 16 第十章 17 第十一章19 第十二章20 第十三章21 第十四章22 第十五章23 第十六章24 第十七章26 第十八章27 第十九章28 第二十章29 第二十一章31 第二十二章32 第二十三章34 第二十四章35 第二十五章36 第二十六章37 第二十七章38 第二十八章39 第二十九章41 第三十章42 第三十一章43 第三十二章44 第三十三章45 第三十四章46 第三十五章47 第三十六章48 第三十七章49 第三十八章50 第三十九章51 第四十章53 第四十一章54 第四十二章55 第四十三章56 第四十四章57 第四十五章58 第四十六章59 第四十七章60 第四十八章61 第四十九章63 第五十章64 第五十一章65 第五十二章66 第五十三章67 第五十四章68 第五十五章69 第五十六章70 第五十七章71 第五十八章73 第五十九章74 第六十章75 第六十一章76 第六十二章77 第六十三章[[[[ 78 第六十四章79 第六十五章80 第六十六章81 第六十七章82 第六十八章83 第六十九章84 第七十章85 第七十一章86 第七十二章87 第七十三章88 第七十四章89 第七十五章90 第七十六章91 第七十七章92 第七十八章93 第七十九章94 第八十章95 第八十一章96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理因万象而显,也因此要用万象阐述。修真之人要想进道、得道,也只有从可以说清 楚的常道之中进入到非常的“道”中去。 由于万象是随时间的变化而进化的,所以用平常事物用以说明的道理也会因时而变化其 属性。如果修真人执着常道而不忍弃,无疑将会变易其居而不自知,终坠无常以致迷失本来, 更不要说进入到奇妙难言的非常道中去了。 实际上无任常道和非常道,皆为我形之母,实为我心之子。在生活之中修道则易,离之 则难言其真。皆因相生与相克,均因其在之故。” “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名”字是名词,用来表达“道”的真相,第二个“名”字是动词,用以称谓。 “常名”则是恒久不移的名。 万物是用词语称形,但是万物的内涵又是以气为君,以形为臣。君臣以道而聚,气变则 名非。非以形定,皆以道性从之。圣祖的“道”,包含有宇宙万物的源头、生长、变化,归 宿规律的阐述。是非常玄妙并且无法用任何文字和语言来说明的。因为任何说得出来的都是 糟粕之属性在起作用。人要想涉足于道的境地,一定会牵涉到人的本来——灵性的问题。但 是于常道之中对迷失本性的大众说道只有强之以名而应凡心。 故圣祖曾垂教曰:“五千真言亦糟粕,得之故躬启灵性”。这也是圣祖在开宗明义之首诫 后人不要着于语言文字的外在含义,而要用其去当作开启每一个人“真我”这个大门的钥题, 窥见了本来,真如才能对应于常道,本性才会通晓于智慧,无为才至于无不为,假我方能修 臻真(正)果。 苏轼于“日喻”一文中曾讲了一个故事以说明名非真实,特别是“道”这实不是常名所 能够表达尽善的。 “有一个瞎子是天生即盲,没有见过太阳的模样,就问别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 他太阳的形状跟铜盘一样,他就敲敲铜盘知道了其声音,后来他听到了钟声,就以为那就是 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就跟蜡烛的光一样,他模了摸蜡烛了解到它的形状,有一天他 摸到一根笛子,就认为那笛子就是太阳”。 有形的事物,其气质的内涵也会因为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名不尽意。道是抽象的,要 想表达它不知道要困难多少。这也象禅宗所谓“说是一物即不中”的道理一样,既然从肯定 的词语正面不能言中其意,那就从万象的本来,即后来所谓事物的属性中去隐示其本。这其 中也体现了一个万物“负阴而抱阳”的本来为我用思想。这一用恰好是德道之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名代表的是道,天地之始是由道而开始

文档评论(0)

999天才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