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过对百年中国历史的回顾,大家再一次深刻地感悟到,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浏览书本这些变化表现在那些方面? 由学生介绍照相术如何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19世纪40年代,照相术传入中国。 19世纪晚期,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分盛行,慈禧太后、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王妃婉容等都十分喜欢拍照。 后来,照相术为人们所广泛接受,逐渐在社会中流行起来。 2、照相术的作用 为当时人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更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中国自己摄影第一电影? 服饰的变化 裹脚妇人脚部照片 谢谢观赏 准确判断 假如你是生活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的20世纪初的青年学生,你可能会遇到的事: 1.与好友照相留念。 2.出门前编长辫很是麻烦。 3.路上遇到官员也可以称其为“某某先生”。 4.看有声电影。 1对 2错 3对 4错 3.照片里的故事 将各自的照片配以文字介绍《照片里的故事》,展示在班级历史活动园地,课后以投票的形式进行评比,列入小组积分。 *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刘成龙 本课重点 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等。 本课难点 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挽救中国,从各个途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历史上都有过哪些尝试和探索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照相:19世纪40年代以后 电影:《定军山》 剪发辫 改称呼 西装和 改良 旗袍 社会生活 的变迁 习俗 服饰 影像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一)照相 1、照相的出现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1844年,法国人于勒-埃及尔来到中国参加中法通商条约谈判时拍了不少照片。 请同学观看并描述照片 中国第一拍照的是“卖国贼”(图1)   这张照片距今已是161年,虽然模模糊糊,但是人像还算清晰:脸形瘦长、吊眼弯眉、额头闪亮、山羊胡子,这个人叫耆英,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位高权重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卖国贼”。耆英 婉容大婚 婉容 溥仪剪辫装 (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国门的被迫打开,外国先进的科技成果也传入中国,并终将被国人所接受) 同时反映出: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国必将步入世界的轨道。 照相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 (二)电影 教师提问:与照相术同时传入中国的还有一项更为先进的记录方式,就是电影。现在正在上映哪些新影片?你最喜欢哪些电影明星? 《定军山》 1905年秋天,北京丰泰照相馆一位名叫任庆泰的照相师从德国人经营的洋行里买了一架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摄电影的最初尝试。他请来了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派”创始人谭鑫培,让他表演京剧《定军山》,自己进行拍摄。这部电影后来在北京的大栅栏影戏园和吉祥戏院以及其他城市先后上映,场面十分轰动。 它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但是准确地说应该是京剧记录片,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电影艺术作品。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 教师提问:你认为照相和电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保存成长过程中美好的记忆,是珍贵的人类历史资料,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生活习俗的改变(一)剪发辫 回顾清朝男子的辫子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