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 零件的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与制造.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碗 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班 级 机自092班 指导教师 ******* 目录 一、前言…………………………………………………………3 二、零件建模设计………………………………………………4 三、零件加工……………………………………………………7 四、进行后处理并导出及修改程序……………………………20 五、碗模型三维图……………………………………………23 六、总结及致谢…………………………………………………24 七、参考文献……………………………………………………25 一、前言 通过这次CAD/CAM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CAD/CAM软件对复杂零件进行变成加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固的知识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学习使用先进的UG、CAM软件对零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及二维绘图; 2.学习使用CAM软件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并进行加工仿真; 3.学习使用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按编制的数控程序加工出所设计零件。 在实际加工中,使学生了解到数控铣削在选用刀具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和工件材料等因素。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量及余量,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通过的切削用量。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所以要选用较大的进给量,但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加工成本;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及加工成本。切削用量各参数应根据机床实际情况及加工手册和材料加以确定。 二、零件建模设计 1.打开UG,建立一个UG文档。 2.在UG界面上,选择X-Y进入草图,并开始绘制第一个草图,标注和约束它。 3.完成草图,进行旋转。 4.对碗边倒圆边。 5.对剩余边进行倒圆边。 6.完成模型设计。 三、零件加工 1.加工初始化 (1)打开文件并进入加工环境 (2)设置加工坐标系 (3)选择几何工件 (4)选择毛坯几何体 (5)指定零件材料 2.刀具的创建 (1)创建直径12mm的球面刀 (2)创建直径8mm的球面刀 (3)创建直径5mm的球面刀 3轮廓铣粗加工 (1)打开Contour Area 对话框,单击工具栏中的创建操作按钮,弹出下图,选择如下图所示: (2)设置进给速度,单击进给和速度按钮 (3)切削参数设置 (4)冷却设置 (5)安全平面设置 (6)生成刀具轨迹 (8)动态确认刀轨 4.曲面的半精加工 5曲面的精加工 四、进行后处理并导出及修改程序 (1)用¢12的球面刀轮廓铣粗初加工的代码 % N0040 G0 G90 G54 X48.2461 Y55.1581 S2000 M03 N0050 G43 Z-50.9505 H00 N0060 G1 X49.5812 Z-51.7658 F100. N0070 X51.1029 Z-52.1287 N0080 X52.6623 Z-52.0035 N0090 X54.1066 Z-51.4026 N0100 X55.2945 Z-50.3848 N0110 X55.59 Z-50.0377 N0120 X56.1522 Z-49.439 N0130 X56.9913 Z-48.8016 N0140 X57.568 Z-48.4565 N0150 X57.7432 Z-48.3591 N0160 X57.8734 Z-48.3085 N0170 X58.2042 Z-48.1314 N0180 X58.453 Z-47.9669 N0190 X58.5035 Z-47.94 N0200 X58.7341 Z-47.8782 ………… N3060 X63.6686 Y-55.4818 Z-50.2035 N3070 X63.876 Y-55.4803 Z-50.2773 N3080 X63.9288 Y-55.4812 Z-50.3094 N3090 X64.0855 Y-55.4832 Z-50.3965 N3100 G0 X65.5547 Y-55.5026 N3110 Z-50.9335 N3120 X67.1178 Y-55.5232 N3130 Z-50.9902 N3140 Z-50.561 N3150 X68.622 Y-55.543 N3160 Z-49.6879 N3170 X69.92 Y-55.5601 N3180 Z180. N3190 X70.8846 Y-55.5728 N3200 M05 N3210 M09 N3220 M02 %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7491661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