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门市四年来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据海门市统计局报告,2012年海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5万元,达到15162元,同比增长达12.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9631元,同比增长12.5%。该市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使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进一步缩小,其城乡居民收入比达1.95∶1。去年,海门市在实施一系列针对农业和农民的“直补”政策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重点在就业、社会保障和农民财产流动增值上构建长效的收入渠道。由于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共谋、共建、共富、共享”的新型城乡关系,该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收窄,农民进厂入企数量连年稳中有升。一大批农民通过创办连锁商业、农村社区服务、农家乐等新型业态,使薪金收入增幅进一步加快。如今,该市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已达到一半。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0亿元,是2007年的1.9倍;财政总收入103.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35亿元,均是2007年的3.2倍。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30位、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19位。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上向现代化大步迈进,目前已有10个指标超过省定现代化标准经济运行健康向上。三次产业比由2007年的8.4:59.1:32.5调整为7:59:34。提效益,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亩效益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面积达27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29%,建成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五度蝉联“江苏省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县(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712家。成功举办首届海门山羊节,海门山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促转型,工业经济提质增效。2011年,全市工业应税销售达450亿元,年均增长1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87家,金银铜牌企业达102家,其中超亿元企业达82家,四年净增36家。五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通光线缆成功上市,回力橡胶成为我市首个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扩规模,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四年实现总量倍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3亿元,年均增长18.7%。叠石桥家纺城三期核心交易区投入运营,全年市场交易额突破400亿元。欧尚超市、大东方百货等大型商场相继开业。张謇纪念馆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常乐镇跻身“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金融机构发展到19家,四年新增6家,建成“全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市)”。创品牌,建筑经济全省领先。巩固全省建筑强市地位,2011年建安产值超670亿元。南通三建、中南控股、龙信集团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南控股集团成功上市。四年共创鲁班奖7项、国优工程7项、省优工程249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项目集中开工等活动,不断完善领导挂钩推进、项目代理服务等制度。四年来,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20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38个,超10亿元项目12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8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坚持扩大开放、利用外资与优化结构、促进转型相结合,四年共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0.6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1亿美元。共完成市外注册民资325亿元。外经外贸克难求进,四年进出口总额达45.8亿美元,其中出口34.6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达26%和25%,外经营业额达11.2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先后与德国施瓦岑贝克市、纳米比亚奥卡豪市结成友好城市。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把提升创新能力、发展创新经济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建成“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市”,积极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四年共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79个、产学研项目310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南通领先。都市科技创业园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实现我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建成南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家,其中省级21家,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部建有工程技术中心,建成院士工作站6家。 城市形象日益彰显。大力实施城市南进,四年共投入各类资金315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市化率达51.2%,四年提高5.4个百分点。张謇大道、江海路等城区干道全线贯通,行政中心、政法大楼、龙信大厦、东恒盛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实施了东洲市场、银海桥、通源片区等地段的综合改造,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对老小区进行改造整治。实施城区道路、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四年完成绿化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大力加强城市管理,组建数字城管中心,城市管理向数字化、网格化发展,成功创建苏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