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皮肤病学:是在中医药理 论指导下研究和防治皮肤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经典性病: 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 当代流行性病: 淋病、非淋菌性生殖泌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 病因病理: 风、湿、热、 虫、毒、 血瘀、 血虚风燥、 肝肾不足等。 影响因素:情志、禀性、年龄、 性别、气血盛衰与瘀滞、脏腑盛衰与虚实、饮食、季度与气候、物理、化学、生物(植物、动物、寄生虫、微生物等)等。 二、辨证概要(一)辨自觉症状1.瘙痒:风痒、湿痒、热痒、 虫痒、燥痒(虚痒)2.疼痛:热痛、瘀痛、寒痛3.灼热:热4.麻木:气血不畅、经络阻隔5.蚁走感:虫、气血不周 (二)辨皮肤损害1.原发性皮损(Primary lesion) 皮肤病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疹。主要有斑疹、丘疹、疱疹、结节、风团等。 ⑴ 斑疹(macules): 限局性的皮肤颜色改变。 ① 红斑:热(风热、血热、 湿热、热毒、血瘀) ② 紫斑:热毒、血瘀 ③ 白斑:气滞、气血不和④ 黑斑:肾虚、血瘀⑤ 褐斑:肝血虚、肾虚 ⑵ 丘疹 (papules) :高于皮肤的小丘形突起。直径<0.5。① 小而密集伴瘙痒者:风热② 大而色红者:血热③ 紫色:热毒④ 皮色:瘀滞、风寒 ⑶ 疱疹 (vesicles):有腔隙高出 皮面的损害。 ① 清:湿 。 浊:湿毒。 ② 周围红晕、红斑上起水疱:湿热蕴结 ③ 血疱:血热 ⑷ 脓疱(pustules):高出皮面而含有脓液的疱。 湿热、 热毒炽盛 ⑸ 结节(nodules):位于皮肤 或皮下的实质性小团块。 直径>2cm,称肿块。 ① 红色:血热蕴结、 血瘀 ② 皮色:瘀滞、 痰核 ⑹ 风团(wheals):皮肤上的 局限性水肿隆起。 ① 红色:风热 ② 白色:风寒 2.继发损害(Secondary lesion) 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的皮损。主要有鳞屑、糜烂、痂、抓痕、皲裂、色素沉着、苔藓样变、瘢痕等。 ⑴ 鳞屑(scales):皮肤积聚的鳞片状皮屑。 急性病:余热不清。 慢性病:血虚生燥。 脂性:湿盛。 干性:血燥。 ⑵ 糜烂(erosions):表皮破损后的浅在湿烂面。愈后不留疤痕。(溃疡:破损深达真皮或更深,愈后有瘢痕) 白色:湿。 红色:湿热。 脓液:湿毒。渗液淋漓:湿盛。 ⑶ 痂(crusts):皮损处渗出液与脱落组织或与药物混合后干枯而结成的附着物。 脓痂:热毒。 血痂:血热、 血瘀。 滋痂:湿热。 ⑷ 抓痕(excoriations):搔抓引起的线状损害。 多为风盛 或内热。 ⑸ 皲裂(fissures):皮肤断裂出现的线形裂缝。 多因血虚、风燥、寒盛。 ⑹ 色素沉着(pigmentation):局部皮肤色素增加,肤色较正常为深。 多由气血不和所致。 原发:肝血虚、肾虚。 继发:血瘀。 ⑺ 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皮革样损害。 多因血虚风燥。 ⑻ 瘢痕(scar,疤痕):溃疡愈后形成的新生结缔组织,或皮肤原发性新生的结缔组织肿块。 多为局部气血凝滞不散。 萎缩者:气血虚。 (三)辨缓急1. 急性皮肤病:原发性皮损为主。 病因:风、湿、热、虫、毒。 病性:实证。 病关脏腑:肺、心、胃。 ⒉ 慢性皮肤病:继发性皮损为主。 病因:血瘀、营血不足、 肝肾亏损、冲任不调。 病性:虚证。 病关脏腑:肝、肾。 (四)辨部位 上部:风温、风热。 中部:气郁、火郁。 下部:湿热、寒湿。 鼻部:肺经。 胁肋部:肝经。 (五)辨病因1.风 (特点:病急、行变、趋外上、宿血分、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儿科护理》课件 第八章 造血系统疾病(科学版).ppt
- 《妇产科护理学》重点难点讲解.ppt
- 《基础护理学》.ppt
- 《金匮要略》治则治法探讨.ppt
- 《金匮要略方论》.ppt
- 《护理教育学》导论课件.ppt
- 《临床检验基础》说课目录课件.ppt
- 《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ppt
- 《社区护理学》第二章 社区护理工作方法2课件.ppt
- 《社区护理学》课件.ppt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清华版贵州2024四年级下册-清华版(贵州)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三册河北大学版(第2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金属加工与实训-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制造大类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烹饪营养与安全-中餐烹饪-旅游大类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资源应用与学生学习效果分析论文.docx
- 基于文化传承的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docx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学术性阅读教学策略创新研究论文.docx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024)统编版(部编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四制2012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