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伯远帖鉴赏.pdf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 珣(350-401 ) 《伯远帖》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东晋王氏一族。祖父王导、父 王恰均精于书法,“书圣”王羲之是其堂叔。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王珣,他的墨迹自然倍 受重视,何况他的《伯远帖》是东晋时十分难得的名人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 唯一真迹,一直被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一通信札。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典范 之作,通篇用笔精熟,疏朗飘逸,从平和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洞窥到东晋一代的“尚韵”书风, 那种追求完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和当时的社会风尚是有密切关联的。 董其昌称之为“尤物”,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这么评价《伯远帖》:“潇洒古淡,东晋风 流,宛然在眼”。的确,《伯远帖》为我们提供了“直入晋室”,“书追二王”的途径,它的笔 法、结体和王羲之的很多法帖相近,不过更瘦硬、开张,有自家面目。清人姚鼐赞云:“如 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 清高宗弘历把《伯远帖》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笔者按:后 二者非真迹,为描摹本)定为“三希帖”。他还在《伯远帖》上题跋褒扬,于空白处补绘树 石。弘历还以“三希”为名,编刻大型法书丛帖,这就是著名的《三希堂法帖》。 王荟,字敬父,王导第六子,王珣之叔。善书,书法笔锋挺秀,与其恬虚守清、不竟荣利 的人品相近,辽宁博物馆藏有其书法摹本《疖踵帖》。 下列参考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伯远帖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 行共47 字,纵25.1cm,横17.2cm。 《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 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 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爲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 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 紙家風信堪並美!幾余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钤“乾隆宸翰”、“涵虛朗鑒”二玺。 前隔水御书:“家學世範,草聖有傳,宣和書譜”12 字。下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 “耽書是宿綠”三玺。 又御识:“乾隆丙寅春月,獲王珣此帖,遂與快雪中秋二迹並藏養心殿溫室中,顔曰:‘三希 堂’,禦筆又識”,钤“乾”、“隆”二玺。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與其昌跋皆可寶玩,即裝 池側理亦光潤堪愛,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長春書屋禦識”,钤“几暇怡情” 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卷尾敕董邦达绘图,邦达有记,又有沈德潜书“三希堂歌”。 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题记。 本幅前后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识。清代所钤宝玺有:“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乾隆御 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養心殿鑒藏寶”诸玺。 收传印记上钤有“郭氏觶齋秘笈之印”。 王珣《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 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 乾隆十二年又 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 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 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 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1911 年以后至 1924 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 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 远帖》、《中秋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曾经公开展览,并已影印出版。 《宣和书谱》、《画禅室随笔》、《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式古堂书画汇考》、 《佩文斋书画谱》、《石渠宝笈·初编》、《古书画过眼录》等书著录。 (撰稿人:朱家溍)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