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二、百家争鸣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产生 诸子百家:儒、墨、道、名、法、阴阳、家、纵横、杂、小说——十家 孔子讲学图 墨子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一)秦汉时期: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成果辉煌、独尊儒术。 1、宏阔的文化精神 (1)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2)宏阔的文化精神成为秦汉文化的主旋律(3)中外文化相互交融 2、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1)文化统一措施:书同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 3、汉代儒学独尊与经学的兴起(1)儒学独尊(2)经学兴起。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又一个“百家争鸣”时代,奠定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基础 1、玄学崛起.社会原因:统治阶级的腐败.社会大动乱.儒学崩溃 2、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 (1) 道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基本定型。 (2)佛教的传播 3、儒、玄、道、佛相与激荡.儒、玄二学即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道教与老庄哲学有不解之缘.玄学来源于道学但又不同于道.佛教与玄、儒、道相互融合,逐渐走上了中国化道路。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三)隋唐时期:隆盛时代——民族融合、兼容并蓄,三教并行 佛教高度发展和中国化,史学成绩斐然,古典诗词达到高峰,八大散文家,楷书书法登峰造极,绘画极大发展。 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1)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唐文化兼收并蓄。 在文化政策上,唐代统治者积极鼓励文艺创作的多样化。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创造开放的氛围。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三)隋唐时期:隆盛时代——民族融合、兼容并蓄,三教并行 (2)唐代文化开放性、包容性的表现 唐代长安城设置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国的使臣和来宾。唐朝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文化交流中心,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亚、非地区的许多国家纷纷派使臣、学者不远万里来长安访问学习。唐朝政府也不断派出使臣访问各国,派宗教界人士出国进行宗教交流。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三)隋唐时期:隆盛时代——民族融合、兼容并蓄,三教并行 (2)唐代文化开放性、包容性的表现 中亚、西亚的音乐、舞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西亚和西方世界的宗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也在此时流传到中国。 南亚的佛教、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通过佛教僧侣传入唐朝。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四)宋元时期:进入一个转型时期——对外开放、兼容并蓄 唐宋文化有内在的联系。 比如宋人在唐诗的基础上把宋词和宋诗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宋人在唐代散文的基础上又把散文创作向前推进一步。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唐宋文化属于不同的类型。 唐文化相对粗放、外倾、色调浓烈,表现出一种开放型文化特色。 宋文化则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表现出一种内省、精致、雅致的内敛型文化特色。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四)宋元时期:进入一个转型时期——对外开放、兼容并蓄 朱熹理学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存天理、灭人欲”。 文学以词和元曲为代表。 朱熹 朱熹字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四)宋元时期:进入一个转型时期——对外开放、兼容并蓄 1、理学构建 2、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3、市民文化的勃兴 中国古代文学的三颗明珠: 唐诗、宋词、元曲 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其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三、“有容乃大”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昌盛 (五)明清时期:闭关锁国与中国古代文化的衰落 文化专制空前强大,文字狱盛行,出现早期启蒙思潮,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时代 1、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1)文字狱盛行,文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