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认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流派。 1、认识《红楼梦》: 2、曹雪芹的家世: 曹雪芹 1715?—1764? ,名霑,字芹圃,号雪芹、梦阮、芹溪,祖籍一说辽宁辽阳,一说河北丰润。 曹家谱系: 曹锡远(五世祖)→曹振彦(高祖)→曹玺 曾祖,康熙二年1663年始任江宁织造,其夫人孙氏曾是康熙乳母 →曹寅 继任江宁织造,并兼两淮巡盐监察史。曹寅时代是曹家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曹寅的江宁织造府。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卒 →曹顒(一说为曹寅侄子,继任江宁织造) →曹頫(曹寅继子,雪芹之父,继任江宁织造。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后,视曹家为政敌,以骚扰驿站、织造署亏空等理由,抄没了曹家) →曹雪芹。 3、《红楼梦》的版本系统: 《红楼梦》现存的版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系统(抄本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鄂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刊本系统)。 (1)脂评本(抄本)系统 所谓脂评本,是概括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总和,这些传抄过印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一般便称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目前已知的脂本基本上都是五四时期以后为世人发现的,共有十二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甲戌本 、庚辰本 、戚序本 、己卯本 (2)、程高本(刊本)系统 程甲本: 全称为“乾隆五十六年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本”,是《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封面题“绣像红楼梦”,扉页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萃文书屋,”回首、中缝都有“红楼”字样。全书一百二十回,首程伟元、高鹗序,次为人物、场景插图共24页。程甲本的文字,基本上属于脂本系统。 程乙本:萃文书屋于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 印刷了《红楼梦》以后,于乾隆五十七年 公元1792年 又印刷了一次《红楼梦》。前者被称为程甲本,后者被称为程乙本。程乙本在程甲本的基础上,文字作了很多改动,加了“引言”。与程甲本相比,有改得好的,也有越改越糟的地方。如尤三姐,被改得十分“纯洁”,如王熙凤,被改得有些“淫荡”,等等。建国后,出版的《红楼梦》,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程乙本作底本的。 4、研究流派: 考证派、索隐派、评点派(这里只讲考证派) 1.关于《红楼梦》作者及其家世的研究。如《红楼梦》作者是谁?后四十回作者是谁?曹雪芹祖籍何处?曹雪芹生卒年等等,此等研究,又被称为“曹学”。 2.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各版本间的源流、异同,以及何种版本最接近原著风貌? 3.对脂砚斋评语的研究,又叫“脂学”。 4.根据脂批或其它一些材料,对后四十回“佚稿”情节的探求,又称探佚学。 5.对《红楼梦》研究史的研究,对有关《红楼梦》资料的评价、整理、探考,对《红楼梦》中的典章制度、饮食服饰的研究等等。 关于后四十回: 程伟元在120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40回中有20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剩余10数回则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但多数人相信,后40回实际上全出自于程高二人之手。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后40回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确实只是作了编辑工作。也有人相信,后40回中有部分曹雪芹的旧稿。 ……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之目,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乃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筍,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 (程伟元《红楼梦》程甲本卷首) 学者(蔡义江)探佚的“黛玉之死” 宝黛爱情就要成为现实之时,贾府发生了一连串的重大变故:迎春被蹂躏夭折,探春离家远嫁不归,元春死去。三春去后,更大的厄运接踵而至,贾府获罪(抄没还是后来的事)。导火线或在雨村、贾赦,而惹祸者尚有王熙凤(敛财害命)和宝玉(不才之事)。 宝玉和凤姐仓皇离家,或许是因为避祸,在外久久不得归来。黛玉经不起这样的打击,急痛忧忿,日夜悲啼终于把她衰弱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爱,化为泪水,报答了宝玉。那一年事变发生、宝玉离家是在秋天,次年春尽花落,黛玉就“泪尽夭亡”“证前缘”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