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博士生公共课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任课教师: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引论: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 1.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理论的脉络及其简评 (1)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 ★简要的评价 (2)凯恩斯主义的失业理论 ★简要的评价 (3)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的失业理论 ★这个流派的失业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菲利浦斯曲线的发展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症的分析上。 二是,体现在新古典综合经济学与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围绕“自然失业”展开争论的理论分析,这主要包括: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第一,涉及劳动力市场自身失灵的失业理论,如: ①基于市场信息非充分假定的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理论 搜寻模型为:R(r) =E(W/W≥r) -C/pr(W≥r) ②基于市场不确定性的失业理论:隐含合同理论 ③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失业理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失业回滞理论 ④基于劳动力市场缺失的隐性失业理论 第二,涉及劳动力市场之外的失业理论,主要是有关“结构性失业”的理论,如: ①技术失业理论 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理论 ③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简要的评价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4)发展经济学的失业理论 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工业化进程中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农村隐性失业和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分析和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分析。其代表性理论有: 第一,经济发展就业理论:①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②乔根森模型;③托达罗模型:关于迁移决策的表达公式:Mt=h(PWU-WR) 第二,经济增长就业理论:①增长条件论;②增长要素论;③人力资本理论;④新增长理论 ★简要的评价 2.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的创立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失业问题的传统理论及其面对的挑战 (2)我国经济转型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K ? F ?齐默尔曼 主编:《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3.大卫?桑普斯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 4.高鸿业 刘凤良主编:《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厉以宁 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二、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 1.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一个基础性解读:人口增长的数量与质量 (1)劳动力资源的解释 ★劳动力资源涵义 ★资源禀赋结构涵义 ★劳动力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式: L=aqN (0≤a≤1) 式中:L为劳动力资源; N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a为劳动参与率=(在业人员数+求职人员数)/劳动力资源总数 q为劳动力资源质量系数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2)中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的实证分析 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几个突破性时期: ★宋朝末年达到1亿多人。 ★清王朝统治的1700~1820年中国人口由1亿3千多万猛增至3亿8千多万。 ★解放前夕的1949年中国人口大约为5亿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口增长到6亿多人;60年代至70年代人口增长到8亿多人;1995年我国人口突破12亿大关;2004年升至13亿人。 人口质量的代表性范畴:“人力资本”和衡量中国人口质量水平的几个指标: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教育状况 ★健康水平 ★人文发展 2.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分析:从计划经济体制配置到市场经济体制配置的转型 (1)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定性 (2)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典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格局 ①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 ★特征:第一,保障城镇劳动力全面充分就业; 第二,保持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 第三,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禀赋的职工之间的报酬差别; 第四,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研究 ②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 ③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表现 ④传统体制下的一个简要评价:就业损失的经验数据 (3)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劳动力资源配置制度的变迁 ①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标志的劳动力市场发育 ★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实施和发展 ②以城镇就业体制改革为路径的劳动力市场培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