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字词” 的语用理据和语用条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字词”的语用理据和语用条件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重庆 400031) 摘要:本文从社会语用学角度考察了“非字词”现象,先透视种种“非字词”现象的理据,指出其语用价值和积极意义,然后指出了其反语用性和消极意义。文章重点提出了“非字词”的语用条件(8条),认为对待“非字词”现象应该是以“语用条件”为准绳的宽容与批评的对立统一。 关键词:非字词,理据,语用条件,宽容,批评 Pragmatic Motivation and Pragmatic Conditions of Non-Word Use HOU Guo-jin (CLLCS,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Abstract: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henomena of non-words socio-pragmatically, by investigating the motivation of non-words with their pragmatic value and positive meaning, followed by discussion of their unpragmatic and negative meaning.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8 Pragmatic Conditions of Non-Word Use, concluding that we should adopt an attitude of tolerance of non-word use which meets the above conditions and criticism of that that flouts them. Key Words: non-word, motivation, pragmatic conditions, tolerance, criticism 1 什么叫非字词? 人们的语用目的(pragmatic purpose)总是要找到一定的相应的(广义)语法化手段,小则词汇化(lexicalization),大则句法化(syntacticalization)、语篇化(textualization)。换言之,要施事或实施一个语力(illocutionary point/force)就需要语言。而“语言”有大小之分。小处着眼,有音、音束、音节、字词,再有词语、词组、小句/从句/分句;大处着眼,有句子/语句或话语,直至段落、语篇/篇章。例如邀请他人明天来我家参加40岁生日晚会,从“自顶向下”(top-down)角度看,要说好几句话(如问及对方方便否,解释事由,说明来意,说明时间和地点等)来表达这个邀请语力,而语篇是由语句/话语组成,后者由小句、词语、语音/音节组成。从“自底向上”(bottom-up)视角观之,则相反。以上“要实施语用目的”→“语法化(词汇化、句法化、语篇化)”→“取效(与否)”的交际模式应该是所有语言文化所共用的。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广义)语法化过程中的“非字词”成分的语用功能和语用条件。 何为“非字词”?笔者把“非字词”(non-word)定义为一个语言的正字法/拼字法系统所不认可、不包容的字词成分,例如英语语句里面夹杂着的汉语、法语成分,汉语语句里面杂糅着的英语、日语成分。这里的成分主要指词汇层面,因此称为“非字词(成分)”。因此,汉语话语里若有少许非汉语的语音,不在本文的“非字词”范围,而下例都含有“非字词”。 (1)《saviour of the soul》——灵魂的救星(啊呸!真***!《九一神雕侠侣》)(2)call我,一齐去食lunch,点啊? (3)OKOK! (4)OK (5)Noway! (6) (7)lunch,你hap-不happy呀? (8)(9)party吧,Mary和Peter也来的。” 乙:“我帮你那是小case了,我担心的是我又会喝high的。” (10)QQ一会吧。或者skype。MSN也成。 (11)2003年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加入WTO的有关承诺…… 从广义上讲,汉语语句里面的非汉语词素、单字、词语都属“非字词”之列。这里说的“汉语”指的是现代汉语标准的普通话口语体和书面体(即文字系统)。这样一来,笔者把汉语的“非字词”分为以下7类: 汉语文字系统不认可的错字(如“团”字当中的“撇”写成了“点”,“蘸”字乱用竹字头); 汉语词语组合系统或语法系统不认可的(错)别字或异体字(如把“科技咨询”的末尾一字写为“洵”,把“裙裠将窈窕颠倒为窕窈2)的动词“食”); 不被汉语或任何语言认可的符号(如例(1)的几个星号或叉,例(9)表示

文档评论(0)

tiros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