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基础10、星系和星系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星系和星系团 北京天文馆 一、哈勃的星系时代 星系天文学简史 从寻找彗星开始 梅西叶星表 康德的“宇宙岛”概念 NGC和IC星表 星云与“宇宙岛”之争 光谱分析法研究星云 漩涡星云的发现和成像 “宇宙的尺度”大讨论 埃德温·哈勃 埃德温·哈勃 (Edwin Hubble) (1889—1953), 20世纪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星系天文学之父。 哈勃生平 1889年11月2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马什菲尔德的一个律师世家。 1910年芝加哥大学天文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13年,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法律)。 一年后前往芝加哥大学叶凯士天文台当研究生,1917年获博士学位。 1919年一战结束,赴威尔逊山天文台任职。 1953年9月28日在前往帕洛玛山天文台观测途中,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64岁。 河外星系的确认 1918年,口径2.54米的胡克 望远镜在威尔逊山建成。 1923年10月6日晚,哈勃用 胡克望远镜拍摄了一张M31 照片,分辨出“星云”边缘的 单颗恒星,并发现了“量天尺” ——造父变星,计算出M31 的距离为100万光年。 结论:仙女座大星云非常遥远,远在银河系之外。它和我们银河系相类似,那里可能就是所谓的“岛宇宙”!!! 星系天文学时代的到来 哈勃将自己的发现寄给了美国天文学会,后者在1924年12月30日召开的大会上,找人代为宣读了哈勃的结果,举世轰动! 紧接着不久,哈勃又在三角座星云M33中发现了造父变星,于是在1926年发表划时代的论文——《作为一个恒星系统的漩涡星云》,一劳永逸的结束了长达170年之久的对神秘“星云”的争论,正式宣布星系天文学时代的到来。 与哈勃名字相连的一长串天文术语:哈勃序列、哈勃分类法、哈勃隐带、哈勃光度定律、哈勃光度轮廓、哈勃图、哈勃定律、哈勃常数、哈勃年龄、哈勃半径,等等。 星系的哈勃分类 椭圆星系 用E表示; 8大次型:E0(圆)-E7(扁); 椭圆星系约占星系总数的60%,是数量最多的星系。 直径范围:1-200千秒差距 质量范围:105-1015M⊙ 矮椭圆星系居多 巨椭圆星系M87 神秘珍珠直径30千秒差距, 长度250千秒差距,质量 超过银河系; 爆发能量高达1052-1053焦耳, 太阳50亿年能量总和为1044焦耳。 漩涡星系和棒旋星系 用S和SB表示; 3大次型:a(紧)、b、c(松); 约占星系总数的20%,棒旋星系约占10%。 直径范围:5-50千秒差距 质量范围:109-1011M⊙ 一些典型的旋涡星系 仙女座大星云M31,直径约50千秒差距,质量3.1*1011M⊙ 一些典型的旋涡星系 一些典型的棒旋星系 不规则星系 用Irr表示; 约占星系总数的不到10%。 直径范围:1-10千秒差距 质量范围:108-3*1010M⊙ 大小麦哲伦星云 一些特殊形态星系 透镜星系S0和SB0 一些特殊形态星系 超巨弥漫星系cD → 矮星系dE和dIrr ↓ 星系红移和宇宙膨胀 除了M31等极少数星系,绝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哈勃定律:vr=H0×r 定义红移量Z=(λ-λ0)/λ0=Δλ/λ0 当天体视向速度远小于光速时:vr/c=Z 当遥远星系红移量大于或等于1时, 考虑相对论效应: vr/c=[(Z+1)2-1]/[(Z=1)2+1] 星系的碰撞与并合 车轮星系,是两个星系互相 渗透的产物 → NGC2207和TC2163碰撞星系 ↓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第一代星系:中性氢云,引力坍缩和微扰。 星系的碰撞和并合改变形态,形成新一代大星系。 星系形态形成原因之争:角动量还是密度? 二、活动星系 活动星系核发现简史 以活动星系核(AGN)代称活动星系 寻找射电源的光学对应体 1960,桑德奇,3C48 1962,哈扎德,3C273 迄今为止最古怪的天体: 1.无人认识的怪异发射线; 2.说是恒星,射电辐射太巨大,且含有星系特征; 3.说不是恒星,紫外照相它又确实只是一颗暗弱蓝星体; 4.光谱像行星状星云,但比后者强和宽。 活动星系核发现简史 1963,施密特(Maarten Schmidt),3C273 最终证认:怪异谱线就是人们熟悉的氢的巴尔末线系和电离氧线,只不过是向红端的方向位移了很多!!! 经计算,3C273的Z=0.158,退行速度15%c,距离30亿光年 3C48的Z=0.367,退行速度1/3c,距离超过50亿光年! 类星体(Quasar) 高红移类星体的基尼斯纪录 20世纪70年代:PKS2000-330,Z=3.78 80年代:PC1247+3406:Z=4.897,退行速度2.8*105km/s,距离142亿光年 2000年:J030117+002025:Z=5.5 2001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