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实验技术系列高级岗位业绩审核表.docVIP

竞聘实验技术系列高级岗位业绩审核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竞聘实验技术系列高级岗位 业绩审核表 所在: 竞聘专业技术岗位: 姓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大连理工大学 20年月制 一、简况 姓 名 刘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10-6 政治面貌 民革 专业技术 职务 副教授 任职时间 1992-10 进校时间 1982-8 出生地 大连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时间 硕士,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88-12 最后学位、毕业学校、专业、时间 硕士,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988-12 从事专业 物理学 /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生物物理 学习简历及工作履历: 学习简历: 1978年---1982年于大连工学院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本科学习和学士毕业。 1986年---1988年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在职研究生学习和硕士毕业。 工作履历: 1976年—1978年大连市瓦房店镇郊公社瓦房大队下乡知青。 1982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 1992年10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7年—2001年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普通物理实验室主任。 1999年—2002年任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 2001年—200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微生物系访问学者(Research fellow),从事计算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研究工作。 1982年—2012年于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从事本科生基础物理实验课程、生物物理课程教学及培养研究生和科研工作。 本人任职期间副教授岗位履职考核连续三次被评为A级。 注:业绩成果有效时间段:2007年9月1日——2012年10月31日,任职不满五年的为任现职起始时间——2012年10月31日。任现职以来至2007年8月31日的业绩可另附页说明(限500字以内)。 二、 一、科学研究方面 1、2009年至2012年,在国家“973计划HLA-A0201与抗原表位的结合常数Kon和解离常数Koff, 免疫识别是诱导免疫应答的起始阶段,是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经历胸腺阳性选择的成熟T细胞对在外周上相遇的短肽的特异性识别是如何保持其敏感性的,探索研究不同的短肽对TCR诱导的不同效应的分子机理,将TCR-Peptide-MHC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微观现象与T细胞发育成熟过程的胸腺选择的细胞 理论方法:本人采用了多尺度量子分子动力学(QM/MM)、独立成分分析(ICA)、支持向量机分析(SVM)HLA-A0201与抗原表位的结合常数Kon和解离常数Koff 发表9篇研究论文。 2、2006年至2010年,在国家“863计划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抗原蛋白酶切降解|”及其近邻位置氨基酸显示了明显的裂解特异性,疏水性氨基酸在P1位置容易被β亚基的活性位点识别,有利于活性位点裂解底物;P4’和P4位置氨基酸的裂解特异性反映了蛋白酶体裂解底物的相互作用信息。 实验技术:HP5998 液质联用仪、Biosys2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 (1)Biosys2000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酶切降解( RP-HPLC-MS) 鉴定肽段一级结构。 发表4篇研究论文,并已被他人引用。 二、“国家级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 本人自92年任现职以来一直3项,省级1项,校级1项,主编出版《物理实验技术》和《物理实验》发表论文篇(包括选题、实验筹备和教学实践)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热电偶测温技术温度传感技术居里温度测量RLC电路交流电桥弗兰克-赫兹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电子电荷液体旋光率的测定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三、 3.1承担教学实验任务 学年 课程名称及实验项数 总人时数 2007.3—2007.7 2007.9—2008.1 2008.3—2008.7 2008.9—2009.1 2009.3—2009.7 2009.9—2010.1 2010.3—2010.7 2010.9—2011.1 2011.3—2011.7 2011.9—2012.1 2012.3—2012.7 2012.9—2013.1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250人 24学时 250人 24学时 250人 24学时 250人 24学时 250人 24学时 250人 24学时 250人 24学时 250人 24学时 250

文档评论(0)

tkhy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