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当前鸡病多发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王长彦,仇宝琴
(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淀 100028)
目前我国的蛋鸡饲养量居世界前列,饲养的品种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但好的
品种,还需要有好的环境、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等,才能够发挥理想的生产性能。近几年我
国蛋鸡养殖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疾病方面的影响很大,环境性
疾病、药源性疾病、免疫源性疾病及营养性疾病明显增加,严重阻碍了我国蛋鸡养殖业的快
速发展,这也是当前蛋鸡养殖业应该分析的问题。现就当前养鸡场鸡病多发的原因及防制对
策做个浅析,供大家参考。
1 鸡病多发的客观原因
1.1 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生物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天生不是为了致病而存在,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
展。这说明微生物(包括许多致病微生物)在环境中是长期存在和无处不在的。例如,鸡的
球虫可以在空闲鸡舍中至少存活5 年以上;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在消毒不严的鸡舍也可长
期存在;禽流感、新城疫病毒在密集养殖区域客观上是不会消失的。因此,对于饲养者而言,
试图完全消灭鸡舍中的致病微生物是不现实的。
1.2 致病微生物在一定浓度下才能致病
虽然环境中存在致病微生物,但只有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才有机会突破鸡体的防护屏
障(如呼吸道、消化道粘膜)进入组织、器官,引起鸡群发病,否则是不会导致鸡群发病的,
所以只要保持正确的消毒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就可以避免疫情的发生。
1.3 易感鸡为鸡病发生与传播提供了条件
正常情况下,鸡体完全有能力对付环境中的病原,从而免除感染和发病。但当鸡群遭受
炎热、连续免疫、转群等一系列应激时,鸡群中的一些鸡的免疫力就会下降变为易感鸡。此
时一旦遇到大量强力的病原侵袭时,就可能先被感染发病或散播病原。鸡群中存在的易感鸡
为某些传染性病传入、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所以甄别易感鸡在饲养管理中有着特别重要的
意义。
2 鸡病多发的现实原因
2.1 鸡本身也是重要的疾病传染来源
2.1.1 有时引进带菌 (毒)鸡是不可避免的
有些病原可通过种鸡(种蛋)垂直传播(如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白血病)给后代,
使后代鸡成为带菌(毒)鸡。这些鸡在培育过程中可能发病死亡,同时散播病原,即使能够
进入产蛋期,其产蛋性能也要远低于健康鸡。
2.1.2 病死鸡是疫病扩散的直接来源
有些病原可通过气雾水平传播,患病鸡或死鸡具有扩散病原的风险,患病鸡容易通过饮
水、饲料途径把病原传给周围鸡,而死鸡则容易被同笼其他鸡啄食或踩踏,引起一定范围的
传染。为了及时发现病死鸡,减少传播病原机会,饲养员有必要在每天喂料、清粪、拣蛋、
免疫操作时对鸡进行观察和巡视。有时在晚上关灯后,还应到鸡舍去倾听鸡群的呼吸音,做
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
2.2 环境和管理因素使鸡病复杂化
2.2.1 通风不良
鸡群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都离不开适宜环境要素的支持,这些环境要素包括空间、空气、
光照及温度、湿度等。蛋鸡生产中,由于通风不良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可能使其病情趋于复
杂化且难于治疗。合理的通风及舍温控制有助于减少鸡群呼吸道病的发生,从而有助于改善
鸡群的生产性能,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2.2.2 过度饲喂
随着家禽育种水平的提高,现代蛋鸡品种具有了体型小、体重轻、采食少的特征,所以
在饲养管理方案上要与其相适应。如果管理不善鸡群仍可能会出现脂肪肝、脱肛、产蛋高峰
期短等问题。发生这些问题的大多数鸡群,都存在着饲喂过度的问题,即体重超标、体脂肪
过度沉积现象。
2.2.3 过度用药
多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有病用药治疗”,“没病用药预防”的思维定式。因此,近
年来因频繁或超量用药导致了药源性疾病的多发之势,如常见的鸡顽固性腹泻、水样泻、饲
料便,鸡球虫病、蛋鸡腺胃糜烂症、蛋鸡生长不良症等,这些多发性、难治性鸡病常与过度
用药有关。很多饲养者希望通过饲用抗生素 (药物)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却忽视了抗生
素 (药物)存在的副效应,即在抑菌或杀菌的同时,对鸡体内存在的若干有益微生物菌群同
样具有毁灭作用。过度用药的直接危害会导致肠道有益微生态菌群平衡的破坏,从而引发一
些列菌群失调症状及耐药菌株的出现,这都将进一步危害鸡群健康与生产效率的发挥。因此,
做到合理用药或减少用药,才能确保蛋鸡健康养殖、持续获利的关键环节。事实证明:通过
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管理,并结合优质饲料营养,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裁厘改统” 对国内粮食市场整合的效应.pdf
- “宜居重庆” 背景下的重庆房地产财富效应检验.pdf
- 12 C 6 离子束辐照番茄种子当代效应.pdf
- 17β-雌二醇与1-萘酚对雄性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雌激素效应的比较.pdf
- 360 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pdf
- AM 真菌对红地球葡萄促生效应的初步研究.pdf
- CAPN1 基因遗传变异及其对牛肉质性状的效应分析.pdf
- Cu 2, Cd 2 和Se 4 对大型氵蚤的单一及联合毒性效应.pdf
- DSM 辅助下城区大比例尺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检测.pdf
- FDI 的技术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J].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