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重心迁移研究.pdf

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重心迁移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1月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an.2012 of Normal V01.29No.1 Journal Science) 第29卷第1期 University(Natural Chongqing ■#p………一 一’… ’~’ r嘲 氍峡地区资源环境生态研档 1999m2010年重庆市人口与经济重心迁移研究’ 曹晓仪1,林天应1,张艳芳1,董治宝12 (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2.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摘要:区域重心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差异的动态演化。本文选取重庆市各区县人口、GDP、第一产业产 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数据,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出1999--2010年重庆市人1:/、GDP、第一产 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重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分布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1)重庆市人12、经济分布存在不均衡性,表现为西南一东北差异;2)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迁移最为活跃,GDP、人12重 心相对稳定;3)均衡性表现为偏移距离按以下顺序逐步降低:人口重心、第一产业产值重心、GDP重心、第三产业产 值重心、第二产业产值重心,且各要素分布逐渐均衡化;4)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重庆市;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动态演化 中图分类号:0221.1 文献标志码:A 470 重庆是长江中上游经济重心和重要的交通枢 km,面积8.24万km2,地处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纽,1997年设立直辖市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 2010年,重庆GDP为7925.85亿元,较直辖之初增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长江上游最大水 长6415.83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陆交通枢纽。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 率分别为5.98%、57.81%、36.21%。在经济增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北部靠大巴山和巫 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优化:1997年,三次产业山,东南部靠武陵山和大娄山。境内河流众多,主要 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气候上 的产值比重为20:43:37,就业人口比重为58: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18:24;2010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7:55:38,就 雨量充沛,多雾。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西 业人口比重为44:21:35。2010年,重庆人口数量 为3303.45万人,较直辖之初增长260.53万人,城部唯一的直辖市,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 镇化率为53%,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引。随着经 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 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 地区重要增长极,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 庆人口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使区域人口 验区。重庆市辖40个行政区县,含19个区,21个 分布发生变化旧引。本文基于区域重心的概念旧o, 县(自治县),以主城区为核心,各区县为依托,构成 研究重庆人口与经济重心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揭 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 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 示人I=I、经济分布时空变化特征,为制定人I=I发展政 策、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文档评论(0)

大吧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