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雁塔解说词
1、欢迎词
好,我先来介绍一下这里的概况。西安博物院以唐代著名建筑小雁塔及荐福寺古遗址群为核心、包含博物馆文物展示区和现代园林区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2007年5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文物展馆作为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由著名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在2004年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里面的文物更是丰富多彩,它将向您讲述三千年来古城的历史和故事。而小雁塔建于公元707-709年,原来叫“荐福寺塔”,是唐代长安著名寺院荐福寺的佛塔,塔身原为方形的十五级密檐式砖塔,但现在的塔是没有塔顶的,为什么呢?我先不告诉您,待会儿我会给您详细讲述。这里古树参天,绿草铺地,千年古塔与现代化的文物展馆交相辉映,有赏不完的美景和读不尽的历史,是您了解古城西安丰厚历史文化的最佳窗口。
西安博物院的概况就给您介绍到这儿,下面我来说说您手中的这个电子导游机。在游览途中,您不需要操作机器,每到一处景点我会自动讲解。如果声音大了或小了,您可以按机器上的音量按钮来调节。机器的正面,是电子导游图,图上亮灯的地方都有讲解,红灯闪烁是表示您所在的位置。西安博物院的面积比较大,分博物馆区和小雁塔荐福寺景区两部分,游览时请选择好路线。
2、白衣阁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白衣阁。白衣是白衣大士的简称,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观音菩萨,而白衣阁其实就是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了。这白衣阁是一座高台阁楼的单檐歇山式建筑,因为上面有回廊,所以称为“阁”,是明朝的两位山西商人出资建造的。有意思的是,在清朝时,又有两位山西商人出资重修了白衣阁。这四个人的功德被镌刻在了停车场前的石碑上。由此也可见,捐资修寺庙,以建功德,是古有之的。
3、小雁塔1耸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小雁塔了。现在请您抬头看看北门楣上,有一块明朝的题刻,这是朝廷命官王鹤题写的题刻,上面纪录着小雁塔神合的故事,还是让我给您讲讲吧。
小雁塔原来叫荐福寺塔,始建于唐朝中宗景龙年间,也就是公元707-709。她位于唐长安城的安仁坊,俗称“塔院”。院门北开与开化坊内的荐福寺院隔街相对。塔是正方形的,原来有15层,高50余米,现在只剩下13层了。它是一个密檐式砖塔,现有高度43.3米。在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围绕小雁塔演绎出许多美妙神奇的故事,“雁塔神合”就是其中之一。您知道吗?西安在历史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从公元8世纪到现在的1000多年岁月里,曾经发生过100多次地震。其中4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就有70多次,平均不到15年就发生一次。频繁强烈的地震使地面建筑遭受了多次毁灭性的重创,自唐朝建立的小雁塔当然也无法幸免。明朝成化末年,也就是公元1487年,临潼发生6级大地震,因为震中据西安市中心仅有30公里,市内建筑遭到严重毁坏。小雁塔从上到下震开了一条一尺多宽的大裂缝,就像开了一个大窗户。到了正德末年也就是1521年,再次发生地震,一夜之间,小雁塔被上次地震震开的裂缝竟然又神奇地合在了一起。当时被老百姓称为神合,皇帝也把他看作是国家的祥瑞之兆。35年后的公元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级“关中大地震”。那次地震震动了中华大地,波及到周边国家,西安地区的地面建筑毁灭殆尽,震中区人口死亡十之八九,大约有超过83万人丧生。地震造成了山崩地裂、地理变迁,像西岳华山和秦岭北麓许多险峻山峰的形成,都是和这次大地震有关。这一次,小雁塔再次被震裂为两半。我们现在看到的塔顶凹陷,就是当年地震造成的。可几年后的1563年地震又让塔身复合。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公元1691年和1721年的两次大地震,使小雁塔又经历了一次裂和。由此可见,小雁塔在明朝到清朝的短短235年间经历了“三裂三合”,真可谓“傲离千年始未垮,历经百震终不毁”。
那为什么小雁塔在经历那么多次地震后,既没有倒塌也没有倾斜,至今仍然巍然屹立呢?有关地质、考古专家在1965年勘测塔基时发现,小雁塔的塔基是一个半球型,且中心夯基较深,向外逐渐较浅,与大地呈分离状态。地震时,塔的垂直压力和水平震动产生“应力分散”效应,使塔的重力均匀分散,地震产生的能量又得以化解和转移,类似于不倒翁的原理。这便是有些专家推测小雁塔几开几合、不倾不斜的原因了。您也可以仔细的想一想,小雁塔为什么屹立前年,几经地震而不倒呢?
今天,我们看到的浑然一体的小雁塔,应该归功于解放以后1964年国家拨专款对它进行的整修,在这次维修中,弥合裂缝、加固塔身,才使它“老当益壮”,巍然挺立,成为古城西安千载历史沧桑岁月的见证,不可或缺的一景。最难能可贵的是,小雁塔保持了初建时的原貌,它是我国唐代原汁原味高大建筑的典范。
4、小雁塔2
现在我们来到小雁塔的南门前。说到“塔”,我就先来讲讲塔的起源吧。其实,塔这种建筑物原本产生在印度,随着公元1世纪佛教的传入而传入我国。人们根据梵文“佛”的音韵“布达”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练习0~9数字的书写工作纸.doc VIP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Altivar 1200C-S变频器安装与维护手册202506版(中文).pdf
- 建筑施工 - 07J306集水坑施工图集.pdf VIP
- triz理论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应用 .pdf VIP
- 【工作规范)北京市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暂行办法.doc VIP
- 高中物理电磁学.docx VIP
- HCIA-CloudServiceV3.0华为官方培训手册.pdf VIP
- 提高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笔注射技能正确率品管圈.pptx VIP
- GBJ3-73 砖石结构设计规范.pdf VIP
- 四级公路路基、泥结碎石路面工程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