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原创】2012高二课后巩固·提能 5.赏析示例(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docVIP

【金榜原创】2012高二课后巩固·提能 5.赏析示例(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巩固·提能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颠覆,理固宜(应当)然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分开)矣 C.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 D.苟(如果)以天下之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快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确定,断定 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天数、命运 D.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4.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李牧连却之 D.暴霜露,斩荆棘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6.下列对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③赵尝五战于秦 ④洎牧以谗诛 ⑤齐人勿附于秦 ⑥是又在六国下矣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④不同,⑤⑥相同 C.③④相同,⑤⑥不同 D.①②不同,⑤⑥不同 7.下列对文章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导致力量削弱,最终无力抗秦。 B.六国之间互不信任、不团结,有的甚至助纣为虐,如赵国,这也是六国最终破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C.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D.本文紧凑而富于变化,错综而有条理,音调铿锵,简洁明快,比喻恰当,态度鲜明,如行云流水,令人感慨淋漓。 二、翻译 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六国论(节选)——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怪天下之诸侯 (私下) 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过失)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排斥,抵御) D.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困窘)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nzh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