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吨年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gggggg 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 (生产规模45万吨/年) Wwwwwww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1 第一节 井田概况 1 第二节 矿井设计概况 8 第三节 安全条件 11 第二章 矿井通风、抽放、监测系统 13 第一节 矿井瓦斯、煤尘、自燃、煤和瓦斯突出及地温 13 第二节 矿井通风 13 第三节 矿井监测系统 16 第四节 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 18 第三章 自燃防灭火预测 20 第一节 概述 20 第二节 煤的自燃机理及煤的自热影响因素 20 第三节 开采煤层自燃预测 23 第四章 矿井防灭火措施 28 第一节 开拓开采措施 28 第二节 通风系统措施 29 第三节 自燃发火观测站设置 30 第五章 矿井防灭火系统 32 第一节 注浆系统 32 第二节 阻化剂防灭火系统 37 第三节 注水系统及注罗克修封闭措施 39 第四节 其他监测系统 44 第六章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 46 第一节 电气事故引发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46 第二节 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51 第七章 消防洒水系统 62 第一节 井下消防给水系统 62 第二节 井下洒水系统 64 第三节 井下用水量计算及标准 65 前 言 *******煤矿井田位于*********村,行政区划属***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1°37′42″-111°39′04″, 北纬36°54′52″-36°56′52″。 井田东南距***城14km,距***乡3km,交通便利。2009年11月20日,***省国土资源厅为其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 11122045941,矿区面积6.552km2,批准开采2-11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45万t/a。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 1、对***煤业的地质条件以及矿井设计概况进行了综述。 2、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燃事故进行分析,并编制和选择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装备。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根据矿井生产特点,对矿井自燃,一氧化碳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便矿领导及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四、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2#、4#、7#、9#、10#、11#、12#煤层)的煤炭自燃发火倾向性只鉴定9#、10#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要对其他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补充鉴定,以便更好指导安全生产。 2、在各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进行鉴定结果出来后,根据鉴定结合应适当修改本防灭火设计。 五、依据的法律、条例、规程、规范、细则 1、2012年国家安全监察总局、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矿井防灭火的管理规定及要求》。 2、《煤矿安全规程》;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矿井防灭火规范》及《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 4、《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煤炭工业部; 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 10、其他各种行业性规范。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地理概况 1、矿井位置及交通 *******煤矿煤矿生产能力为45万t/a。 *******煤矿井田位于******乡***村,行政区划属***乡管辖。 地理位置为:地理坐标东经111°37′42″-111°39′04″, 北纬36°54′52″-36°56′52″。 井田东南距***城14km,距***乡3km。英(武)-夏(门)乡镇公路从井田东部1km处通过,通过该公路可直达大运路,往东距南同蒲铁路两渡车站12km,其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便利(见交通位置示意图)。 井田范围由拐点坐标连线圈定井田。 2、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吕梁山东麓和太岳***麓间,为低山丘陵区,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沟谷纵横,丘陵连绵,沟谷及其两侧基岩裸露,梁垣坡地多黄土覆盖,纵观全井田其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多在950-1030m间,3条东南向平行排列的大沟切穿全井田,其间为东南向发育的梁垣坡地。其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角,海拔1053.0m,最低处位于井田东南部的小河河床,海拔849.3m,最大相对高差203.7m。 3、气象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秋季凉爽,年平均气温11℃,1月份最冷,日最低气温-20.3℃,7月份最热,日最高气温可达39.5℃,年平均降水量650mm,且多集中于7、8、9月份,霜冻期为每年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份,最大冻土深度0.93m,年无霜期180天左右。 4、地震 井田由于处在晋中与临汾两断陷盆地接壤地带,也是太原临汾两盆地中间,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晓风迷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