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变理论的高层密集建筑群最佳建筑容积率.docVIP

基于流变理论的高层密集建筑群最佳建筑容积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3 卷第 6 期 2012 年 6 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43 No.6 June 2012 基于流变理论的高层密集建筑群最佳建筑容积率 宋寿鹏,唐益群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摘要:基于地基土的流变性质,运用 FLAC 3D 软件建立密集高层建筑群地面沉降模型,考察不同建筑容积率条件 下桩筏基础中桩基受力变化及区域地面沉降规律等。模拟结果表明:与单栋建筑物情况相比,桩筏基础中各桩的 力学性质均受其他建筑物的影响,各桩位置的差异造成各桩身应力叠加效应和桩侧摩阻力的差异;密集建筑群的 最大影响范围随建筑层数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沉降处仍为建筑物自身;在控制地面沉降的条件下,最佳建筑容积 率的取值范围为 0.7~1.2。 关键词:工程性地面沉降;流变;建筑容积率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207(2012)06?2349?08 Best floor area ratio of high density buildings based on rheological theory SONG Shou-peng, TANG Yi-qun (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foundation soils, the land subsidence model of intensive high- rise buildings was established by FLAC 3D software to study the pile force changes in the pile-raft foundation and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at different floor area ratio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the single building, pil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other building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piles stacked press and skin friction of piles are caused by the location of piles. The maximum influence scope of intensive building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layers, and the building settlement is still the largest. In the condition of land subsidence controlled, the best building floor area ratio is 0.7?1.2. Key words: engineering land subsidence? rheology? floor area ratio 20 世纪 90 年代,上海市地下水开采得到控制后, 本已有效遏制的地面沉降问题又变得日益严重,城市 [1?2] 上海城市建设对沉降的影响约占地面沉降总量的 [3] [4] 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工程性地面沉降同步增 长。建筑容积率是指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 值,其间接反映了土地的开发强度 [5] 。但为了使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建筑容积率需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在详细规划中都对各类居住 用地的容积率予以明确规定。而对于建筑容积率,更 多的是基于绿地率,却忽视了其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 响。地面沉降效应是建筑容积率对城市地质环境影响 的直接表现,建筑密度越大,建筑容积率越高,地面 沉降量越显著,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越大[6] ,产生的 城市环境问题可能会越多。为此,本文作者采用改进 的西原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特性,运用 FLAC 3D 软件[7] 建立密集高层建筑群地面沉降模型,模拟筏板?桩?土 间的相互作用,以考察不同建筑容积率条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