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7(人教版必修1).docVIP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7(人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汉武帝诏曰:“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此举的意图是(  ) A.施恩予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2.“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从制度层面而言,上述行政单位(  ) A.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B.其长官职位世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C.行使权力时中央无法节制,形成割据势力 D.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3.《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置枢密使 C.实行三省制 D.实行行省制度 4.下列制度的实行对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  ) ①秦的中央集权制 ②元朝的行省制度 ③隋唐的科举制度 ④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A.召开政事堂会议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6.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7.吴晗曾形象地描述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地方愈来愈服从中央 B.君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C.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科举取士使大臣越来越注重礼仪 8.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 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1.D [从材料中“与子弟邑”、“使有列位”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即允许诸侯再分封列侯,从而削弱王国实力,故选D项。A项是表现,C项是借口,均排除。B项中的“缓和”与事实不符,排除。] 2.A [“与都省为表里”表明题干所述为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3.D 4.D 5.B 6.C 7.C [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反映了专制皇权逐渐加强直至高度发展。] 8.D 9.(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3)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4)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影响: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