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1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特点
郝荣国 吴 奎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24)
[摘 要]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内首次在喀斯特发育地区修建局部防渗上水库的电站,也是国内
首次蓄能地下厂房采用两台机组一台变压器布置方式的电站。本文主要介绍工程设计特点,包括上水
库地质勘探、防渗设计、溶洞处理、地下厂房位置选择和布置、洞室蚀变岩处理、户外 GIS 布置、首
台机组泵工况启动等。
[关键词] 蓄能电站 工程建设 设计特点
1 工程概况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距市区 3km,距合肥市 105km,距南京市
50km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4 ×150MW,年发电量 8.56 亿 kW·h ,年抽水电量 11.72 亿 kW·h ,年
利用发电小时数 1427h。电站建成后主要承担安徽省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
用等任务,具有快速跟踪负荷、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等多种作用和效益。
电站位于琅琊山主峰小丰山(高程 317m )的西北侧,由上水库、水道系统、地下厂房、
尾水明渠及下水库组成,下水库利用已建的城西水库。在龙华寺、大狼洼、小狼洼三条冲沟(沟
底高程 110m~130m)交汇处筑坝形成上水库。水道系统及地下厂房布置于丰乐溪与蒋家洼之
间的条形山体内,地下建筑物埋深 50m~170m。
本工程为二等大(2 )型工程,其主要永久性建筑物上水库主坝和副坝、水道系统、地下厂
房及开关站等按 2 级建筑物标准设计。上水库挡水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标准为 100 年一遇,非
常运用洪水标准为 2000 年一遇。50 年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动水平峰值加速度为 0.05g ,建筑物
按 VI 度地震设防。
电站于 2002 年 12 月 2 日正式开工,2006 年 7 月 1 日上水库初期蓄水,1 号机组于 2007
年 02 月 14 日投入商业运行,2 号机组 2007 年 05 月 05 日投入商业运行,4 号机组于 2007 年
07 月 30 日投入商业运行,3 号机组于 2007 年 09 月 25 日投入商业运行,较原计划 2007 年 12
月 31 日前四台机组全部投产的节点工期提前了3 个月。2009 年 6 月 24 日~25 日完成枢纽工程
竣工验收。
2 喀斯特地区勘探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建在喀斯特发育的地区,工程对防渗要求很高,因此查清上水库
喀斯特发育规律,并据此提出防渗处理意见,成为本工程勘察重点及关键地质问题之一,采取的基
本思路为:从宏观上确定库周分水岭渗漏的可能性,并对可能渗漏的分水岭地段采取针对性的勘察
方案,根据喀斯特发育规律结合长观孔的地下水位观测统计资料,最终确定防渗的范围和深度。
基于喀斯特发育地区大范围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复杂性,主要勘察手段及研究内容包括:
①综合立体的地质勘探研究,包括立体的重型勘探(平洞、钻孔等);②工程区溶洞形成年代及演
化过程的研究;③工程区地下水温度场和电导分析测试及水化学综合分析;④物探 EH-4 测试;⑤
溶洞连通试验研究;⑥单孔同位素稀释法测量;⑦同位素示踪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的勘察方法,分
析、比较和验证,揭示出喀斯特发育规律,提出了上水库进行局部帷幕灌浆垂直防渗的处理方案。
通过对上水库综合的、立体的勘察、试验研究,明确了喀斯特发育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地
表径流条件、地下水类型及其埋藏条件、地下水补排关系、岩体透水性等)。察明了上水库的渗
漏型式即喀斯特管道型渗漏和裂隙型渗漏为主。排除了沿断层渗漏的可能性。副坝区和龙华寺
分水岭出露的岩性为车水桶组易溶岩,是喀斯特发育的主要地段。库水主要是沿喀斯特管道向
库外侧渗漏,渗漏型式为喀斯特管道型渗漏。小狼洼分水岭地段以溶隙型(裂隙)渗漏为主,
22 2
大狼洼分水岭不存在渗漏问题。在查明渗漏通道的基础上,根据河间地块喀斯特发育的特点及
其钻孔的溶蚀率统计分析,确定了副坝区、龙华寺分水岭、小狼洼分水岭的防渗边界,即上水
库沿小狼洼分水岭(EL120m )→副坝坝基(EL30m )→进/ 出水口(穿过 F15 断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我的鞋带我会系》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 VIP
- 新发展研究生英语视听说-Unit1-Personality-Traits.ppt VIP
- 焦化厂工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10-铁路运送行李、包裹.pptx VIP
- 英烈传大明山莺列传.pdf VIP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治疗.pdf VIP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xls VIP
- 《“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国庆主题》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