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 24 卷 第 3 期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24 No 3
2003 年 3 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r 2003
现代学术转型期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缺失
孙正国
(荆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 湖北 荆州 , 434104)
摘要 : 中国现代学术史处在中国学术史的转型时期 , 这一特殊历史语境决定了其中任何学科的学术探索都
必然具有 “承继与开新剧烈冲撞”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现代研究亦是如此 : 一方面 , 推崇和建构民间价值 , 发
掘民间文学文本 , 并从多学科角度予以探讨 ; 另一方面 , 民间、民间与官方/ 权威/ 正统等基本理论范畴及其相
互关系却一直存疑不清 。前者侧重开新 , 后者则更多倾向于承继传统 , 既有价值体系的 , 也有学术方法上的 ,
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本体失落的理论缺失 , 这一学术史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
关键词 : 民间文学 ; 现代学术 ; 转型期 ; 理论缺失 ; 学术史
中图分类号 : I207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3926 (2003) 03 —0179 —04
与中国现代文化处于中国文化史的巨大转型期 与此同时 , 现代学术也随之发生重大演化 , 学
同步 , 中国现代学术也处于中国学术史的重要转型 者们从经院考据中探出头来 , 将学术与救国、启蒙
( )
时期 , 这一特殊历史语境决定了其中任何学科的学 与师夷 、批判传统与倡导西化 或西用 密切结合
术探索都必然具有 “承继与开新剧烈冲撞”的特 起来 , 使传统的所谓 “纯学术”转向了现代致用救
征 。就民间文学的现代研究而言 , 亦是如此 : 一方 世的 “学术政治化”、“学术民族化”。依据郭湛波
面 , 推崇和建构民间价值 , 大力发掘民族民间文学 的观点[1 ] , 这一学术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 : 一是
文本 , 并从民族学 、历史学 、文艺学 、社会学 、美 以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等维新派为代表的承继
学等角度予以探讨 ; 另一方面 , 民族与民间、民间 为主 、维新为辅的学术阶段 ( 1894 - 1911) 。这一
与传统 、官方/ 权威/ 正统与民间、民间文学与作家 学术倡导从此改变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走向 , 正如梁
文学等基本理论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却一直存疑不 启超所言 : “八股科举到底在这时候废了: 一千年
清 。前者侧重开新 , 后者则更多倾向于承继传统 , [2 ] ( P48)
来思想界之最大障碍物 , 总算打破 。” 二是以
既有价值体系的 , 也有学术方法上的 , 从而出现了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主将为代表的
严重的民族民间文学这一本体逐渐失落的理论缺 打破传统 、积极输入工业资本社会思想的学术阶段
失 。 ( 1911 - 1928) 。这一阶段既要面对农业社会旧思想
一 、理论语境 : 现代文化转型所设定的学科机 的攻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