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
《山海经》与近代中国史学
罗 志 田
近代中国史学界对 《山海经》是否可以用为可信的史料一直存在争议 。一般认为将其运用到
古史研究之中是民初 “思想解放”的结果 , 其实此书在晚清学者常备的 《书 目答问》之中已属史
部 , 且已较多为清季学人使用 。本文通过考察这一旧籍在近代中国学统里的沉浮 , 探讨民国新旧
史料观的错位 、传统观念怎样在 “现代”学术里通过转换表现形式而延续 、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
传统之中断与更新等问题 。
关键词 《山海经》 近代中国史学 《书 目答问》 新旧史料观 历史记忆
作者罗志田, 1952 年生 ,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 。
几年前 , 胡厚宣先生在回顾其治学生涯时说 , 他 “受王静安 ‘二重证据法’之启发教育 ,
用甲骨文结合商史与商代遗迹 , 来解决甲骨学殷商史上的重要问题”。其中撰于抗战时期的 《四
方风名考证》一文 , “举出 《山海经》、《尧典》及其他古书中有一整套的古史资料 , 与殷武丁时
代的甲骨文字完全相合 , 这在当时颇引起一般学术界的注意”。因为 “当时据 ‘疑古学派’看
来 , 《山海经》是伪书 , 有人说作于东汉时 , 《尚书 ·尧典》亦后人所作 , 顾颉刚先生甚至认为作
于汉武帝时”。换言之 , 一些疑古史家认为后出甚至可能是伪造的史籍 , 经此文使用地下材料印
①
证 , “并非荒诞不经之作 , 而确实保留有不少早期史料”, 因此颇引起时人注意 。
不过 , 疑古和使用传说材料证古两者都是民国新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 疑古派的代表顾颉
刚本人恰是提倡使用传说材料最力者 , 故二者可以说是以顾先生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的两大基石 ,
几乎已成为该学派的象征 。但二者的互动却未必产生正面的影响 , 反造成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
诡论性后果 ,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这个问题将另文专论 ②, 本文仅通过考察近代中国学人对 《山
( )
海经》这一带争议的旧籍是否可以 及怎样 用为史料的态度转变 , 初步探讨民国新旧史料观
的错位 、传统观念怎样在 “现代”学术里通过转换表现形式而延续 、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术传统
之中断与更新等问题 ; 主要是提出问题并勾勒演化路向 , 不求全面 , 也无意于彻底 “解决”这
一问题 。
① 胡厚宣 : 《我和甲骨文》, 《学林春秋》, 中华书局 1998 年版 , 第 274 —275 页 。
② 有些初步的思考可参阅罗志田 《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 ———民国新史学的一个诡论现象》,
《历史研究》2000 年第 4 期 。
1·81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1 期
《山海经》在清代学统中的沉浮
如果详细重建 《山海经》在历代学者认知中形象的演变这一长期历程 , 以该书为一面镜子
来映照不同时代不同学人对其内容究竟是否可信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依据的态度之变化 , 应能
对中国学术史甚至思想史产生不少启示性的认识 ①。这当然已溢出本文的范围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