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色与杂剧色辨析元鹏飞.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戏 剧 艺 术 2009年第 4 期 总 150期 “脚 色 ”与 “杂 剧 色 ”辨 析 元鹏飞 内容摘要 : “脚色 ”最早作为个人简历之意 ,在唐宋以来的文献典籍中颇为常见 。古典戏曲形 成之后 ,适应人物出场亮相时的自我介绍 ,脚色渐为戏曲演员的行当专用 。但在这一术语走向 定型的过程中,脚色还是长期保留着履历之意 ,直到明末清初才约定俗成下来 。而在此之前 , 宋金杂剧院本中的 “末尼 ”、“引戏 ”、“副末 ”、“副净 ”、“装孤 ”等演员类型 ,其实并非 “脚色 ”,而 是 “杂剧色 ”。其区别在于 : “脚色 ”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服务于人物形象塑造的; “杂剧色 ”就 其本质是一些伎艺性的杂扮段子 ,并不以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主要 目的。 关键词 : 履历  人物类别  人物塑造  伎艺  杂扮 中图分类号 : J 8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7 - 943X (2009) 04 - 0013 - 07    “脚色 ”, 《辞源 》解释为 : 1. 履历 。2. 同 “角 讨 。就 “脚色 ”的运用而言 ,宋元南戏和宋金杂剧中 色 ”,传统剧演员的类别 。但对于脚色义同 “角色 ”的 的生 、旦 、净 、末 、丑等都毫无疑义地当得起此一术 说法 ,学术界有商榷意见 ,举例而言 :梅兰芳在演员 语 ,但是 ,对于宋金杂剧 、院本以及部分的金元杂剧 类别中擅演 “旦 ”,而在具体剧 目中 “旦 ”有崔莺莺 , 演员行当 ,我们认为 “杂剧色 ”一词才更符合历史的 有杜丽娘 ,有杨玉环 ,有赵飞燕等 。因此我们说 :在 本来面 目。而在杂剧色和脚色之间 ,还有 “部色 ”一 戏曲行当中 ,梅氏所扮属于旦行脚色 ;针对不同剧 目 词 , 同样值得关注 。辨析 “杂剧色 ”与 “脚色 ”在戏曲 中的人物 ,梅氏所扮角色分别可为崔 、杜 、杨 、赵等 。 实践中的来历和异同 ,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古典 “脚色 ”和 “角色 ”的内涵与外延有着 明显的不 同 , 戏曲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典 “脚色 ”的独立地位似不应随意取消 。 戏曲的本质特征 。 脚色的个人履历之意 ,类似于今天的个人简历 一 档案材料 ,后来在戏曲中专指演员的行当 ,这是学界 在脚色研究方面的常识 。根据文献材料 ,脚色一词 孙楷第 《元曲新考 ·脚色 》是从戏曲史角度研究 的出现远在宋元南戏和宋金杂剧成熟之前 ,而且在 脚色最早的文章 [ 1 ] ,从脚色一词入手进行相关研究 成熟的戏曲艺术发展演变的数百年间 ,脚色一词在 的最新成果 ,分别体现在刘晓明 《杂剧形成史 》和康 剧中出现时也并无戏曲行当之意 ,把戏 曲演员的行 保成 《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 》两书中 ,但都有需 当称为脚色 ,大概是明末清初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 要补充之处 。 现象 。 刘著 《杂剧形成史 》发现最早的 “脚色 ”一词是 在长期的实践中 ,选择接纳 “脚色 ”一词作为戏 ( ) 在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成书的 《大唐六典 》卷二十 曲行当术语 , 自有其道理 。这也是我们可以把戏 曲 五 : “若流外官承脚色 ,并具其年纪颜状 ”。根据宋代 成熟以来的戏曲演员都归于 “脚色 ”中来的依据 ,术 史料 ,尤其是赵升 《朝野类要 》卷三 “脚色 ”条 : “初入 语的确立便利了我们的研究 ,但术语的规范尚需探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