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1999 年第 6 期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6 , 1999 
  第 36 卷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General No. 196 
 (       )                     (                     ) 
  总 196 期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36 
                        闻一多和《九歌》研究 
                                      苏 志 宏 
                          (无锡教育学院 中文系 , 江苏 无锡 214063) 
        摘  要 : 闻一多的《九歌》研究 ,将传统“小学”考据方法与西方文化人类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 
    认为《九歌》作为文化典籍在其流变中经历了由“神话”到“经典”、由“宗教”到“艺术”的发展 ,这是一 
    个从以娱神为目的的巫术礼仪 ,到礼乐教化的歌舞仪式 ,从“祭坛”到“舞台”,从“祭仪”到“戏曲”的文 
    化史演变过程 。由闻一多《九歌》研究开辟出来的人文关怀视野和舞台美学的感悟和领会之途 ,在 
    《九歌》和《楚辞》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 
        关键词 :  闻一多; 九歌 ;  “小学”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9 
    闻一多曾经说过 :“我走的不是那些名流学者 、国学权威的路子 。他们死咬定一个字 、一个词大做文章 。我 
是把古书放在古人的生活范畴里去研究 ,站在民俗学的立场 ,用历史神话去解释古籍 。”[1 ] ( P300) 闻一多以传统 
的“小学”考据成果为阐释传统文化典籍的工具 ,打破了“中学”与“西学”的界限 ,使西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同中 
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 ,发前人所未发 ,见古人所未见 ,传统的楚辞学由此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现代人 
文科学研究。 
    《九歌》研究是闻一多《楚辞》研究中用力最勤 、影响也最大的一部分 。在《九歌》研究中,闻一多有意识地将 
上述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朝着构筑一个文化学理论模型的层面推进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楚辞》研究的文化向 
度 :在建立起《九歌》的内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对《九歌》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学 —美学观照 ;前者是一个由 
“神话的九歌”到“经典的九歌”的理性化过程 ,后者是一个从“宗教”仪式到“艺术”表演的过程 。二者相辅相成 , 
互为前提 ,显示出《楚辞》自身的演变所固有的多元文化内涵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从“神话的九歌”到“经典的九歌” 
    在《什么是九歌》一文里 ,闻一多特意辟出“神话的九歌”和“经典的九歌”作为文章的第一和第二两个小节的 
节 目名称 。 
    “神话的九歌”即以娱神为目的的原始巫术礼仪 ,这类乐舞素有“天乐”之称 。《山海经 ·大荒西经》云 :“西南 
海之外 ,赤水之南 ,流沙之西 ,有人珥两青蛇 ,乘两龙 ,名曰夏后开》以下 。此天穆之野 ,开焉始得《九招》。”郭璞 
注 :“嫔 ,妇也 ,言献美女于天帝 。”这就是闻一多所谓的原始礼俗中“富于诱惑性”或“猥亵性”的“人神恋爱”。闻 
一多认为 :“《大荒西经》上曰《九歌》,下曰《九招》。再证以《离骚》: ‘奏《九歌》而舞《韶》兮’,《周礼 ·大司乐》: ‘九 
        (  ) 
德之歌 ,九 韶 之舞’,《左传 ·文公七年》曰 ‘九功之德皆可歌也 ,谓之《九歌》’等语 ,可见以舞言《九招》, 以歌言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苏志宏 1953 —  ,男 ,江苏无锡人 ,无锡教育学院副教授 ,美学博士 。 
 102 
                    (   )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