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念庵与道教道家之关张卫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3 · 罗念庵与道教道家之关系 张  卫  红   内容提要 : 基于阳明学与佛道二教的亲缘关系以及中晚明三教高度融合的基本背景 , 罗念庵尽管是一位恪守儒宗的王门后学 ,但与道教 、道家无论在“术”还是“道”的层面依然 有着深刻的交涉 。在摒弃道教长生追求 、道家弃世态度的同时 ,他曾向道士方与时虚心学 习 ,将胎息术纳入悟良知的收摄保聚工夫中并进行了儒家本位的转换 。在个体生命的终 极关切层面 ,念庵晚年对老庄道家齐生死 、等物我的超世旨趣用诗的形式隐而不张地予以 深切认同,他的思想亦开显为儒道一体之两面 :万物一体的现实关切和忘情忘世的终极关 切 ,为念庵的儒家价值本位抹上了浓厚的“道家”色彩 。 关键词 : 罗念庵  道教胎息术  老庄道家   在宋明儒者那里 ,所说的“释老”之“老”,往往既指道家 ,也包括道教 ,或者有时偏重于指道家 , 有时偏重于道教 ,总之二者并无截然的区分 。现代学术受西方概念分析方法的影响 ,才将哲学与宗 教截然区分 ,至有“道家”、“道教”之不同。一般而言 ,道家是指以先秦老子 、庄子为主体的哲学思 想 。道教是指兴起于东汉末年以长生成仙 、体道合真为 目的 ,将黄老之学神学化 、方术化 ,形成了具 有修炼思想 、工夫境界 、信仰成分和伦理观念的一个多层次的宗教体系 。道教与道家具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 ,在道教后来的发展中,老庄著作几乎被所有道教宗派奉为基本经典 ,特别是兴起于晚唐的 道教内丹学 ,更注重内在心性的修炼 , 以老庄所指示的道境为究极 。在中晚明儒释道三教高度融合 的思想背景下 ,王阳明对于道家 、道教思想的主动吸纳 ,是阳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然以往的研究 多注重阳明本人与道家道教的交涉 ,对阳明后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留意甚少 。至于王门后学的重 ( ) 要代表罗念庵 名洪先 ,字达夫 ,号念庵 ,1504~1564 与道教道家的关系 , 目前未见有专门研究 。实 际上 ,罗念庵与道教道家渊源甚深 ,在明代以及后世人眼里 ,他的形象一直笼罩着神秘的“仙家”色 彩 :外在的生活方式上 ,他在家乡开辟的石莲洞中有着长达十八年的静修生涯 , 晚年 曾闭关三年 , ① ② “除荤绝欲远嚣尘 ,松下诛茅 自结邻”, “兀兀类株拘”, “坐久祇单趺” ,形式上几乎与佛老无异 。 ③ 因此早在明代 ,就一直有关于念庵得道升仙的各种流传 ,后世假托念庵之名的各种修仙 、劝世 口 ④ 诀不乏其见 。 本文通过考察念庵与道教人物交游的历史背景 、念庵对道教静坐术的吸纳 、对道家 ① ( ) 罗洪先 :《山人乞字》,《念庵罗先生文集》别集卷 4 ,隆庆元年胡直序刊本 以下简称隆庆刊本 。 ② 罗洪先 :《趺坐》,《念庵罗先生集》卷 13 ,嘉靖 42 年胡松序刊本 ,收入《四库全书存 目丛书 ·集部》册 89 ,第 76 页 。 ③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下集《赞善罗洪先》:“达夫殁 ,人言其仙去不死 ,又数言见之燕齐海上 。蜀人马生 ,好奇 恢怪之士也 ,余遇之京口,谓余曰: ‘念庵先生不远数千里访公于虞山 ,得无相失乎 ?’余归问之 ,果有西江老人 , 衣冠甚伟 ,杖策扣门,不告姓名而去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 ,第 375 —376 页 。 ④ ( ) ( 如《罗状元醒世诗》民国二年印本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 。另据民国吴宗慈编撰的《庐山志》民国 22 年刻本 , )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一书 ,收录有署名“紫霞真人”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