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淳朴真挚、热烈多彩的情感流淌——蒙古族长调民歌毕业论文.doc

淳朴真挚、热烈多彩的情感流淌——蒙古族长调民歌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淳朴真挚、热烈多彩的情感流淌 ——蒙古族长调民歌 系别:音乐系 专业:音乐学 学号:0215426 作者:李松香 指导老师:段桥生 摘要: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就像一条呼啸的河流,既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艺术历史,又有悠远的旋律和奇特优美的唱腔。本文通过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与特点及以缘爱为本的歌词特色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归纳,以期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添枝加叶。 关键词: 蒙古族;长调;发展;音乐风格与特点;歌词特色;发声方法 目 录 1.引言…………………………………………………………………………………(2) 2.何谓长调……………………………………………………………………………(2) 3.蒙古族长调的发展…………………………………………………………………(3) 4.蒙古族长调的音乐风格和特点……………………………………………………(4) 4.1音阶、调式……………………………………………………………………………………(5) 4.2节奏节拍………………………………………………………………………………………(5) 4.3旋法……………………………………………………………………………………………(6) 4.3.1旋律的线条…………………………………………………………………………………(6) 4.3.2跳进………………………………………………………………………………(7) 5.缘爱为本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歌词特色……………………………………………(7) 6.蒙古族长调的发声方法……………………………………………………………(8) 7.总结………………………………………………………………………………(10) 1.引言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包括蒙古国在内现有人口480.6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的地域辽阔,大兴安岭与阴山山脉贯穿全境,气候干旱,大兴安岭以东是松辽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和呼伦贝尔高原。内蒙古的平原地带为农业区,高原地带为游牧区,中间地带为农牧混合区,大兴安岭则是农、林、牧交错的地区。 蒙古族被称为音乐民族,其形态各异的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文化发展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影响最广泛的一门艺术。蒙古族民歌有三种传统分类方法:第一种是按题材分为狩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谚歌、儿歌、叙事歌等;第二种按演唱场合分为“图林道”(在庄重严肃的场合演唱的歌)和“育林道”(在一般场合演唱的歌);还有一种按节拍类别分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经存在,字少腔多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25号,“蒙古族长调民歌”和“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双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通过的项目。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为了使我们对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着重从长调民歌的发展、长调民歌的音乐风格与特点、缘爱为本的长调民歌歌词特色和长调民歌的发声方法来分析。 2.何谓长调 长调在蒙古语中即“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于短歌而言的,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长调民歌属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音乐文化范畴,其形式和风格是由蒙古族长期的游牧生活方式决定的,因此,最初的“长调”民歌实际上就是“牧歌”。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长调的内容往往比较严肃、感叹悠长、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等等。长调的旋律大多由两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又包括两个分句,每个分句的曲调都有一次跌宕起伏。长调没有固定的节拍和节奏循环,长音和密集节奏的华彩性短句之间形成对比。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以及音乐体裁的确立和不断完善,这种歌曲形式也由最初的体现原始的“游牧”生活而扩展到了各种场合和不同领域,最终形成了完整、题材广泛、风格独特、表现力丰富的民间歌种。 3.蒙古族长调的发展 蒙古族长调歌曲是蒙古族人民在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中的一颗闪闪的明珠。长调歌曲在蒙古族人民中间非常普及,在所有蒙古族聚居区都广泛流传,因而,在蒙古族音乐艺术中,长调民歌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风格特点最为鲜明,是最具大众性的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是一只可爱的老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