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

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某市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 二、项目位置 某市6乡、5镇、勐焕街道办事处和芒市华侨农场。 三、项目承办单位 某市新农办 四、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总投资额(见表1-1)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总投资额表 表1-1 序号 项目内容 建设规模 单价 (元) 总价 (万元) 备注 一 建安直接费 7118.56 1 C20砼道路(㎡) 584653.00 90.00 5261.88 水泥路面 2 M7.5浆砌石(m3) 37498.96 205.00 768.73 3 垃圾池(m3) 726.00 500.00 36.30 242个 4 消防池(m3) 759.00 500.00 37.95 253个 5 公厕(蹲位) 868.00 3000.00 260.40 6 活动室(㎡) 8570.00 800.00 685.60 7 篮球场(㎡) 1010.00 120.00 13.12 篮球架4个,2500元/个 8 绿化(㎡) 10916.00 50.00 54.58 二 产业 1330.00 三 其他费用 569.49 四 预备费 384.40 五 合计 9402.45 五、项目建设年限 建设期限为1年半。 六、工程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计划从2009年7月开始,至2010年12月完工,共计18个月。 七、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9402.45万元,其中:银行贷款5000.00万元、政府专项资金补助1330.00万元(政府扶持产业部分)、农民自筹和争取上级政府补助3072.45万元。 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2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建设规模 个 100.00 遍及5镇6乡 二 项目总投资 万元 9402.45 三 产业指标 1 政府专项资金补助 万元 1330.00 2 规划期末总增收 万元 9474.69 3 人均增收 元 1276.47 四 财务评价指标 1 基准收益率取6%的净现值(税后) 万元 140106.48 2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 87.80 3 投资回收期(税前) 年 1.2 含建设期2年 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1.2 含建设期2年 4 投资利润率 % 131.20 正常营业年 投资利税率 % 170.20 正常营业年 5 基本建设贷款偿还期 年 10.00 6 盈亏平衡点 生产能力 % 3.14 第二节 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和云南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定额;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中共某州委、某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德发〔2007〕5号); 5、云南省2006年农村发展规划; 6、《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 7、《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技术导则》; 8、项目承办单位委托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数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选择原则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根据《中共某州委、某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德发〔2007〕5号),在调查了解乡镇和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为指导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及管理,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某市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某市政府经综合考虑,确立了此次项目的建设。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某市各乡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某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气息

文档评论(0)

花开半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