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第一节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介绍 病原物种类: 真菌(fungus,fungi) 细菌(bacterium,bacteria) 病毒(virus)和类病毒(viroid) 植原体(phytoplasma) 线虫(nematode) 寄生性种子植物 瘿螨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Plant Pathogenic Fungi) 一、 真菌的概况 真菌个体小(需要显微镜观察),种类多(已描述的约10万种,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有10000余种),分布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土壤、空气、陆地、水域、动植物体内外等均有真菌)。真菌有腐生、共生、寄生的,其绝大多数为专性腐生菌。有的可以寄生于人体、动物体,大约100种,如皮癣、手(脚)气病等等。许多寄生性真菌是植物病原菌。在植物病害家族,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数量最多,约占传染性病害的80%左右,每种植物上都有几种、几十种真菌病害。如水稻上发现有真菌200种以上,在35种常见水稻病害中,真菌病害占了24种,为68.6%。作物上常见的黑粉病、白粉病、锈病、白锈病、霜霉病、疫病等都是真菌引起的。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除引起植物病害外,还可以使食品变质、木材腐烂、皮革、器材霉烂。 有些真菌是有益的,如有些重要的工业和医药用真菌,如酵母菌、食用菌、灵芝、木耳、提取青霉素的青霉菌、链霉菌等。 真菌的主要特征是(1)为真核生物(eukaryotic organisms),有固定的细胞核;(2)营养体简单,大多数为菌丝体(Hyphae) ,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少数真菌的营养体是不具细胞壁的原质团;(3)营养方式为异养型,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4)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的定义 真菌是一类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典型的营养体为菌丝体,以产生各种类型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异养生物。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2 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生长发育的一般过程与其他作物一样,先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再进入繁殖生长,产生各种孢子(Spore)。真菌的孢子是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类似植物的种子。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1)真菌的营养体:是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真菌营养体形状不同,其中属于粘菌门的真菌,其营养体是形状不固定、没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由于粘菌门真菌几乎不侵染植物而成为病原菌,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真菌的营养体,只指属于真菌门的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分支的菌丝体。菌丝为管状、分支状,无隔或有隔膜。分别称作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是真菌分亚门的主要依据之一,也代表了真菌的进化程度。 真菌的菌丝体可以寄生在植物的细胞间,也可以在细胞内。寄生在细胞间的多为专性寄生菌,菌丝体上可以形成各种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 吸器:菌丝体伸入到寄主细胞内发育成的专门吸收营养的结构。形态各异(见图)。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真菌的菌丝可以变态形成吸器、附着胞、附着枝(附属丝)、假根、菌套、菌网等结构,菌丝也可以纠集在一起形成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并由这两种菌组织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菌膜等菌丝组织体。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菌核:菌丝体特化形成的紧密、坚硬、聚结的颗粒状结构,颜色、大小、形状各异,鼠粪、菜籽等状,多半为黑色、褐色,也有白色的。 典型的菌核:内部为疏丝组织,外层为拟薄壁组织。菌核又分真菌核(由菌丝体组织组成,如油菜菌核病)和假菌核(由菌丝体组织和寄主组织共同组成,如桃褐腐病)。 菌核的作用:渡过不良环境条件的休眠体,对高温、低温、干旱抗性强,当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形成产孢结构,产生孢子。 子座:由菌丝体或部分寄主组织形成的坚硬的垫状结构,紧紧依附于寄主体上。 子座的作用:渡过不良环境条件。条件适宜时,可以在其上形成各种产生孢子的机构(子实体)。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菌索:由菌丝体集结在一起形成绳索状结构。外形似植物的根,又程根状菌索,菌索粗细、长短各异,高度发达的菌索分化成皮层、心层、顶端的生长点。 菌索的作用: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当条件适宜时,具有蔓延和侵入的作用,例如果树紫纹羽病,后期形成紫色羽毛状排列的菌索。 菌膜:由菌丝体交织在一起形成膜状结构。外形似薄而疏松的羊毛毡。 菌膜的作用:抵抗不良环境条件。当条件适宜时,具有蔓延和侵入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2)真菌的繁殖体 营养生长后,真菌进入繁殖阶段。真菌的繁殖体为各种类型的子实体。即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真菌繁殖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 A、无性繁殖: 是指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即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靠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新的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真菌的无性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计划(2019部编版含教学进度表).doc
- 2025年中国个人护理用品连锁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学历案(全册).docx
- 桃树栽培管理技术.pptx VIP
- 科学(粤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pdf VIP
-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设计概算编制办法.docx
- 出货检验作业指导书.pdf
- 中职高二数学开学第一课——“数”你最美-【开学第一课】2024年中职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数学课.pptx
-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pdf VIP
- 体育名师工作室学员总结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