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1 2 3 4 瓜类枯萎病病害循环(薛春生绘) 1.厚垣孢子、分子孢子 2.根部侵入 3. 发病植株 4.受害维管束 * 医学课件 蔬菜病害 Vegetable Diseases 一、蔬菜病害概述 我国常见蔬菜近50种,属于10多科。蔬菜病害总数达500种以上,其中危害严重的有数十种。 (一)大田蔬菜病害: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白斑病、菌核病等。 茄科蔬菜:青枯病、枯萎病、灰霉病、疫病、病毒 病、叶斑病等。 医学课件 葫芦科蔬菜:疫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 豆科蔬菜:锈病、叶斑病等。 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的病害:如萝卜细菌性黑斑病、番茄 早疫病等在长阳高山蔬菜上发生极为严重。 (二)保护地(大棚、温室)蔬菜病害: 苗期:立枯病、猝倒病。 生长期:灰霉病、白粉病、疫病、菌核病、青枯病、枯萎病等。 医学课件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Diseases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Bacterial Soft Rot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 十字花科软腐病又称腐烂病、烂葫芦等,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病害。 在大白菜贮藏期和运输过程中,软腐病也可造成严重的损失。 该病除为害十字花科作物外,还可为害马铃薯、番茄、莴苣、黄瓜等蔬菜,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失。 医学课件 一、症状(Symptom) 大白菜和甘蓝在田间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 通常外叶基部先发病,病部呈水浸状微黄色病斑,后扩大呈黄褐色而腐烂,呈黏滑软腐状,并发出恶臭味。 之后,外叶萎垂脱落,叶球外露,病组织内充满污白色或灰黄色粘稠物质。 发病严重时,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造成整株死亡。 腐烂病叶在干燥环境下失水变成透明薄纸状。 医学课件 二、病原物(Pathogen) 病原: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属细菌界薄壁菌门欧氏杆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亚种。 病菌生物学特性: 最适T 25-30℃,致死T 50℃ 最适pH7(5.3-9.3) 不耐干燥和日光,病菌脱离组织在土壤中存活15天。 寄主范围广: 十字花科、茄科(番茄、辣椒)、豆科、瓜类等多种蔬菜。 致病过程机理: 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中间层(果胶质)→分解细胞中蛋白胨→吲哚→发臭。 医学课件 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害循环 1.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 2. 昆虫、雨水传播 3.病株 4.再侵染 5.细菌 医学课件 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s) 1.气候条件:温度和雨水 2.蔬菜不同生育期 白菜包心期后危害最重 3.害虫 害虫造成伤口,有利于软腐病菌侵入;另一方面有的害虫体内、外携带病菌传播 4.栽培管理 前茬为大麦等非寄主作物时;高畦(垄)栽培,排水良好 ,发病较轻。播种期早;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大水漫灌 ;发病较重。 5.品种抗病性 疏心直筒型比牛心型长圆型的品种抗病性好。一般早熟白帮品种易感病,青帮品种抗病性好。 医学课件 五、防治方法(Control methods) 1.利用抗病品种 大青口、旅大小根等 2.农业防治 1)实行轮作和合理安排茬口。 2)适当迟播。 3)高畦栽培,田间排水,合理施肥。 4)及时清除病残体。 3.及时治虫 从苗期起即要及时防治地老虎、菜青虫等地下害虫,;同时要早期及时防治传病昆虫如黄条跳甲、猿叶甲、菜青虫等的危害。 4.药剂防治: 苗期喷施抗菌剂“401”,或代森锌,或呋喃西林,喷淋基部。包心期用硫酸链霉素,或敌磺钠药液,灌根处理。 医学课件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Downy Mildew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 一、症状(Symptom) 十字花科蔬菜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害。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留种株茎、花梗和果荚。 成株期叶片发病,多从下部或外部叶片开始。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扩大后病斑呈黄色,因其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空气潮湿时,在叶背相应位置布满白色至灰色稀疏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 花轴受害后呈肿胀弯曲畸形,故又“龙头病”之称。花器受害后经久不凋落,花瓣肥厚、绿色、叶状,不能结实。 种荚受害后瘦小,淡黄色,结实不良。空气潮湿时,花轴、花器、种荚表面产生较茂密的白色至灰白色霉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