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1 二、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2 三、项目实施布局、条件和进度安排···································3 四、项目实施内容及规模······················································5 五、投资概算··········································································5 六、关键技术及组织措施······················································6 七、效益分析··········································································8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属半农半牧区,全县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82.5万亩。海拔575-4287米,年平均降水量879毫米,年平均温度16℃,无霜期283天。甘洛县系彝族聚居区的国家重点贫困县,少数民族人口占65%,过去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难度大。为尽快摆脱我县农牧民贫困状况,近年来县委政府调整战略部署,将农牧业生产放到重要地位来抓。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重点来抓,以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重点,以畜牧增收工程及3550工程为依托,加大投入,狠抓生猪生产和草食畜发展,使我县畜牧在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2007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3.2339亿元(2007年现价),较上年同期增长49.01%,占农业总产值的59.69%;肉类总产量达2.14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8.84%;出栏猪20.38万头、出栏牛1.74万头、出栏羊14.29万只、出栏家禽48.41万羽,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1.46%、15.27%、10.96%、13.04%;四畜存栏达41.1万头(匹、只),较上年同期增长3.01%;农牧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703.03元,增长13.63%。 项目实施乡属于我县东南部彝族聚居乡,平均海拔1450米,区域面积48.72平方公里,有4村27个村民小组,1092户农户,4788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为我县无公害畜牧业生产基地。农户有传统养鹅习惯,2007年鹅存栏3050只,出栏4100只,分别占全县鹅存栏的22.89%,鹅出栏的14.35%,为我县无公害优质肉鹅生产基地,产品供不应求,2007年肉鹅业为该乡农民人均增收160元,肉鹅业已成为该乡农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优质无公害类畜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2007年我县优质肉鹅需求为2.65万只,但本县只能供应1.33万只, 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价格从2006年的每市斤5-6元上涨至目前的每市斤8-10元。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甘洛”,改变我县落后传统的肉鹅生产现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县肉鹅产业向适度规模、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帮助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甘洛”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畜牧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县肉鹅产业向适度规模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推广“优良品种、种草养鹅、圈养育肥”的畜牧业实用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思想。 (二)原则 1、项目建设选择集中连片的1-2个村,选择对项目建设积极性高,有肉鹅养殖经验的农户。 2、项目建设农户实行适度规模的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坚持“五统、四分、两联合”的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方针,即统一规划、统一圈舍标准、统一防疫驱虫、统一引进雏鹅、统一培训;分户建圈、分群饲养、分户管理、分

文档评论(0)

花开半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