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ISO9001运行有效性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工商管理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年 级: 学 校: 20 年 月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可以肯定未来的市场是以顾客导向为驱动,谁赢得顾客必将最终赢得市场,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好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已成为企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ISO9001:2000标准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一时间,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什么改善。换句话讲,这些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高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图1.1-1 XX公司的质量运营管理结构图 1.1.2质量目标 XX公司总的质量目标“真丝面料退赔率小于1%,领带退换率小于0.1%,皮带退换率小于2%,针织服装退换率小于3%。”针对内部每一职能部门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年度的质量指标。年度质量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总经理核准颁布的质量目标,建立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及指标,经总经理核准后颁布实施。 1.2XX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现状 1.2.1XX公司各级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质量职责无交集,当生产与质量体系要求发生冲突时,质量往往让位于生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满足顾客的需求,直至增强顾客满意。而不是为了向顾客展示、为了证书去建立质量体系。领导是一个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者,是组织任务分工的策划者,是组织资源的分配者,他的一言一行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领导对贯标认证工作应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就是以此提高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不是迎合潮流,为拿证而贯标。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认证观,才会积极推动贯标工作,使之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IS09000族标准为组织的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体系,要想发挥这个体系的效能,就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时刻站在体系内,把日常管理工作与体系要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是XX公司在体系运行中,不难看到公司的管理层却在体系构建之后,仍旧习惯于脱离体系,而仅凭自己的经验和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为保持证书,在迎接外审时不得不搞临时突击来提供“合格有效证据”,这样体系就只能是形同虚设。 2.3内审、管理评审缺乏 内部审核是对质量体系各过程运行是否有效的自我评价,是质量体系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深度浅,水平不高,开出的不符合报告是一些文件没审批、操作无规程之类,而对系统性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采取口头建议,内审的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体系运行现状,丧失了自我改进、提升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机会。管理评审没有从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对体系进行总体评价,无管理评审,为了应对外审检查而编写管评报告,管理评审的高度不够,评审输出的仅仅是一些具体的平时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总经理没有参加管评工作,这样就降低了管理评审的效果,没有解决体系的有效性问题。的质量体系正在被逐步“弱化”,不符合重复发生现象屡见不鲜,关键在于企业质量体系没有完善的自身监督约束机制,根本谈不上持续改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了三级质量监控,并且具有自我完善的机制。但是不管体系标准本身如何科学,一些企业组织却很少能够坚持贯彻执行,认证前,大张旗鼓,立军令状,开绿灯,称之为“重中之重”;拿证后,偃旗息鼓,卸担子,亮红灯,谓之“以大局为重”。即使在生产中发现了质量问题,出于各种原因,很少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处理,典型的表现就是的质量检查记录流于形式,反映不出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各项工作流于形式。是一种责任心的缺失,企业实施的有效性很难提高。单一的内审活动并不能完全解决体系有效性问题,企业应建立体系的评价、约束机制,将体系的运行结果与部门绩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