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久的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字音词义,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过程与方法: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方式。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2.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朗诵“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当代孝子捐肾救母 ——田世国颁奖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百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田世国用他的行动尽了孝,可又有几个人可以无悔如他呢?季羡林老人的一篇《永久的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能尽孝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之情。
二、文学作品常识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 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等。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字形:后悔(huǐ) 俯拾皆是(fǔ) 简陋(lòu) 唾手可得(tuò) 立锥之地(zhuī) 孤苦伶仃(língdīng) 无缘(yuán) 够呛(qiàng) 模糊(mó) 轮廓(kuò) 懵懵懂懂(měng) 寄人篱下(lí) 耕耘(gēng yún) 白面馍镆(mó)
2、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1、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字包含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2、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感情——“悔”字里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开篇设疑——点明“永久的悔”(1~2)
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3~9) 结尾扣题——照应“永久的悔”(10~11) 作用——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五、重点研习
研习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同学们文中的“我”心中“永久的悔”指得是什么?——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我”心中“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那么,为什么说这个“悔”在“我”心中是“永久的”?文中用了哪些词给这三个字做了更深刻的解释。——“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因为这个“悔”是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所以它在“我”心中是“永久的”。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了两个词或者说是两个成语来进一步体现“永久的悔”,这两个成语是什么?——“俯拾皆是”、“唾手可得”。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研习3、4自然段 1. 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明确: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作者儿时贫困的家庭情况,勾勒出了母亲的大致轮廓,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2. 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3. 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4. 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5. 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物理必修2(新人教版)全册复习教学案.doc
- 人教版教学教案《分子与细胞》全册复习提纲(人教版必修1).doc
- 人教版教学素材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生物必修2.doc
- 人教版五年级下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 3.doc
-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精品教学案【师生共用】 3.doc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doc
- 阳光课堂金牌练习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答案(下).doc
- 高中美术说课稿.doc
- 人教版《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说课稿.doc
- 【2013青岛二模】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_理综.doc
- 【精品】高中优秀主题班会教案设计集锦〔121份327页〕.doc
- 08_高考语文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做题技巧(冲刺必备).doc
- 08年--12年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doc
- 2010年高考数学(文)试题及答案(辽宁卷).doc
- 2010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助学方案.doc
- 2011年全国高考英语福建卷.doc
- 2012高考英语高频单词985整理好_共8页.doc
- 2012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高频词汇归纳_分类汇总6页.doc
- 2012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版)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