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6章 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6.1 接口及接口技术 6.2 I/O 端口的编址方式 6.3 微处理器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几种方式 6.1 接口及接口技术 图6-1 微型计算机各种接口框图 6.1.2 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 设备选择功能 数据缓冲功能 接收和执行CPU命令的功能 寄存外设状态的功能 信号的转换功能 数据宽度变换的功能 可编程功能 6.1.3 接口技术的发展及分类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是与微处理器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按照接口技术与接口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可将接口电路分为四类: 固定式接口电路 可编程接口电路 智能接口与通用外围接口 功能接口板 一、固定式接口电路 早期的微处理器多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低,系统结构与指令系统均比较简单,受半导体工艺的限制,接口芯片的集成度也不高,大都采用TTL与MSI工艺,计算机接口由小规模或中规模集成电路组合而成,要改变其功能与工作方式必须改变硬件连线才能实现,将这种简单接口电路称之为固定式接口电路。 二、可编程接口电路 16位微处理器(例如8086CPU)的出现,使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代,第二代微处理器采用了NMOS工艺,集成度明显提高,Intel公司推出的与此相适应的接口芯片有中断控制器8259A,并行I/O接口芯片8255A,定时/计数器8253/8254,DMA控制器8237A以及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0等,这些芯片都是采用NMOS工艺的大规模集成(LSI)芯片,而且都是可编程的接口芯片,用户可以通过对接口芯片的在线编程,方便灵活地改变接口的工作方式。 三、智能接口与通用外围接口 Intel公司于1985年首次推出第三代微处理器80386,1989年又推出X86系列的第四代微处理器80486,这时代的芯片大都是采用了NMOS或CMOS工艺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芯片。与此相应,也开发出了大批集成度更高的接口器件。这一时期接口芯片的显著特点是应用了单片机作通用接口,使接口电路智能化。 智能化接口集单片机技术与接口技术于一体,可直接与外围设备相连,它是一种结构与功能接近于CPU的专用控制器,有独立的指令系统,通过编写完整的I/O管理程序和预处理程序,来实现对许多外设频繁的I/O进行管理,从而减轻了CPU管理I/O设备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微机系统的运行速度。 四 、功能接口板 由于微型计算机使用了各种统一的总线标准,例如:ISA、PCI、SCSI、USB等各种总线,因而从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及通信协议等方面都已标准化,开发商已为各种总线开发出了不同功能的专用接口板,可供用户选购,例如:PCI总线的ADC和DAC功能板,PCI的网卡,基于PCI的RS-232串行通行卡等。 6.2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6.2.1 两种I/O端口的编址方式 二、专门的I/O编址方式 专用I/O编址的优缺点 优点:不占用内存空间,使用专门I/O指令访问I/O端口,I/O速度快。 缺点:CPU的引脚上必须具有能区分出访问内存还是访问I/O端口的信号,作为I/O接口电路中端口译码电路以及存储器片选译码电路的输入信号。 6.2.2 保护模式下的I/O空间 6.2.3 32位微处理器采用I/O编址的译码电路 二、8位数据端口与32位数据线的连接 6.3 CPU与I/O设备数据传送的几种方式 6.3.1 I/O接口电路的基本结构 一、I/O接口电路的连接 二、I/O接口电路中的基本寄存器 1.数据端口 用于中转数据信息。一种情况是CPU通过数据总线,将待传送给外设的数据先传送到数据端口,然后由I/O设备通过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的数据线取得该数据。 另一种情况是I/O设备首先将输入数据锁存于数据端口,然后,CPU通过数据端口将该数据读入CPU中。数据端口一般既有输出寄存器(或称输出锁存器),又有输入寄存器(或称输入锁存器)。 2、命令端口 用于传送对I/O设备的命令信息。CPU将命令信息通过数据总线写入I/O接口电路的命令寄存器中,然后传送到I/O设备,以便控制外设的操作。它由输出寄存器组成,命令端口是一个输出端口。 3、状态端口 用于传送外设所处的状态信息。状态端口是输入端口,CPU通过读取状态端口的数据,以此了解外设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比如,如果是输入设备,则可以通过状态信息了解输入设备是否有了等待输入的新数据,如果是输出设备,CPU通过读入的状态信息,可以了解输出设备是否作好了接受CPU传送新数据的准备。显然,1bit的状态信息可以反应1个外设的两种状态,1个8位的状态端口则可以反应外设的8个状态信息。 总之,I/O接口电路中一般有数据端口、命令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oc
- 毕业设计(论文)-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doc
- 房地产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docx VIP
- 四方股份合作协议书(标准版).docx VIP
- ASME B16.9-2012_工厂制造的锻钢对焊管件(中文版).pdf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二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变压器油色谱、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施方案.docx VIP
- 饲料厂安全操作规程.pdf VIP
- 交通标识汇总(全).doc VIP
- 2025届湖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